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弥勒市:13万亩石漠化荒山罩上生态“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7日 21:28:40  来源: 云南网

弥勒市为13万亩石漠化荒山罩上生态“安全网”

  “以前,严重的石漠化导致山地里全是石头,玉米种植也是在石头地里见缝插针,成了有名的穷地方。如今,全村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现在荒石坡不见了,满山全是绿色,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许多家庭开起了小汽车、住上了新楼房。”云南省弥勒市西二镇海泊村党总支书记方志明说。

  连日来,西二镇万亩柑橘成熟上市,绿意盎然的山岭上处处洋溢着果农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有的在采果、有的在分果、有的在装筐,满载柑橘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近年来,该镇以海泊村作示范引领,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动全镇种植柑橘、石榴、火龙果、苹果等水果共计13.34万亩,使昔日的石漠化荒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花果山”,罩上了生态“安全网”。

  缺水、石漠化、产出低,曾是制约西二镇发展的“三大短板”。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对镇情的反复审视,制定出党支部带头“闯路子”,党员带头“铺路子”,龙头带动“宽路子”的发展思路。

弥勒市为13万亩石漠化荒山罩上生态“安全网”

  海泊村地处南盘江沿岸,山高坡陡,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尽管南盘江就从坡底流过,却只能“望江兴叹”,望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一筹莫展,依然在靠天吃饭。

  “等靠要不是办法,唯有自力更生,2年前我带领11户农户自筹资金116万元建了全长2600米、最大蓄水容量为500立方米的提水工程,发动百余名群众发展柑橘产业1100亩,现在荒山变绿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我自己的柑橘产业已发展壮大到100余亩,实现年产值50余万元。”海泊村海泊小组党支部书记张庭金说。

  为让群众的水果种得好,卖得畅,该镇以“保姆式”服务引进红河阳光果园有限公司、云南卓嵘果业有限公司等4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集团式发展新路。先后建成了海泊、糯租、绿柴冲柑橘种植基地、矣维无公害苹果种植示范基地、茂卜早香蜜桃基地、四道水核桃种植基地、西洱火龙果种植基地、补蚌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培育了10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逐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由于该镇产出的水果生态、绿色、无公害,吸引了全国的水果收购商、农业种植企业纷至沓来,入驻西二镇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镇的西龙村成立合作社,入股弥勒市星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果蔬分拣物流综合体,让村民在制筐、分拣、包装、冷库、运输岗位上有了工资收入,从而实现“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金、资金变红利”。

  “每天在我们分果厂上班的当地村民有200余人,分果在200吨左右,加上分拣、运输等方面工资支出,每天在2万元左右。”弥勒市星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龙说。

弥勒市为13万亩石漠化荒山罩上生态“安全网”

  “我现在不用到外省打工了,在家门口就上班了,下班后还可以回去照管一下老人和孩子。我在分果厂上班平均一天有120元的收入。如果按2元钱一筐做计件,多加加班,一天会有近300元的收入。”海泊村村民李春梅说。

  为让全镇的山一直绿下去,该镇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引入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健全贯通全镇水利管网,累计投入8300余万元平整土地2.74万亩,建设农渠36公里,安装引水管道72公里,建设1000立方米水池13座、500立方米水池8座,修建田间道路102公里,持续扩大柑橘、核桃、苹果等特色经济林果的种植。目前已形成“上部高寒蜜桃带、中部苹果栗枣带、下部低热柑桔带”的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格局。

  “乡村要振兴,产业来支撑;农民要共富,组织须先行。西二镇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战荒山,斗干旱,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全镇织就了一张保护青山绿水的‘生态安全网’和一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链’,目前全镇共种植特色水果13.34万亩,今年预计总产值4亿余元。”西二镇党委书记柳云彪说。

  云南网通讯员 赵树龙 沈若宇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