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走进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基地,密密麻麻的方竹笋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采笋、剥笋、装车……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他们要抓住晴好的天气把笋子采了卖到乡里的加工厂去。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细沙河村火山村民小组村民贺大林一家五口正在竹林里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他家的30多亩方竹笋全部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贺大林介绍,每年方竹笋的采笋期就在20天左右,因此,这十多天以来,从每天清晨五六点到晚上八九点,除了吃饭,他们一家基本都是在山上,一天下来,可以采笋500多公斤。
“我们每年采两季笋,春天采筇竹,秋天采方竹。这两年笋子的行情在每斤四元到五元,我家20亩筇竹收入三四万元钱,30亩方竹收入九万元左右,一年算下来,有十二三万元的收入。”贺大林一边将剥好的笋子装车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的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余万元,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村民们从山上采的笋剥了壳,随后第一时间装车送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进行杀青、腌制等工序,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几年前,镇雄县引进了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近收购当地的竹笋,同时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今年,我们收购的竹笋价格一斤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一些。”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方竹笋因其竹节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鲜美,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镇雄出产的方竹笋具有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由当地方竹笋制作成的笋干、鲜笋、盐渍笋等数十种笋产品已经远销国外。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赤水河流域保护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镇雄县下“竹”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把发展竹产业明确为镇雄县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布局在“1+1+N”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个“1”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全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截至目前,镇雄县竹产业基地已达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年产鲜笋6.34万吨,竹材产量8000吨,总产值9.079亿元,其中鲜笋产值6.34亿元,笋加工产值2.53亿元,竹材及其他产值0.23亿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农户,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共有涉竹市场主体327家,与四川、浙江等地140余家企业建立竹笋收购机制。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2021年11月,碗厂镇因方竹笋品质优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镇雄县成功获得“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昭通镇雄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赵燕军 申登朝 程洪 胡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