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怒江草果论坛上,国内各地的10余位专家、学者对怒江草果的发展、科学研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与论述。
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杨耀文教授进行了题为《为什么怒江的草果更香》的主题演讲,通过其研究团队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怒江草果种子挥发油成分含量与其他区系差异显著,有自己独特的种子挥发油成分含量变化特征,具有独特芳香味的结论。从草果种子挥发油组分与云南植物区系相关性的角度,回答了市场反馈的“怒江的草果更香一些”这一问题。
实验中该研究团队依据《云南植被》(吴征镒&朱彦丞)对云南植物区系的划分,对云南有草果栽培的三个小区,即滇南、滇西南小区(小区Ⅰ)、滇东南小区(小区Ⅱ)和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小区(小区Ⅳ),开展了资源调查、样品采集、种子挥发油的代谢组学,以及基于cpDNA的单倍型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研究涉及的12个居群分别来自滇南、滇西南小区(小区Ⅰ)的腾冲、盈江、绿春、元阳这4个产地,滇东南小区(小区Ⅱ)的金平、屏边、河口、马关这4个产地,以及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小区(小区Ⅳ)的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江这4个产地。
小区Ⅱ栽培草果历史悠久,小区Ⅰ和Ⅳ基本都引种于小区Ⅱ。草果种子挥发油成分与生长地域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种子挥发油中这些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可鉴别出不同草果果实的产区。 怒江州位于区系Ⅳ,草果种子挥发油成分含量与区系Ⅰ、区系Ⅱ均有显著差异,有自己独特的种子挥发油成分含量变化特征。根据市场的反馈“怒江的草果更香一些”,说明怒江种植的草果在香型上得到市场的认可。该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商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释,期望有利于怒江草果的推广。
该研究团队的研究还表明草果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较单一,在此基础上可能说明怒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怒江草果种子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形成独特的、被市场认可的香味。同时也说明草果从其原产地移植入怒江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胁迫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这将为怒江草果的商品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天论坛上,还有多位专家从不同方位进行了草果全产业链的演讲。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喆 李寿华 刘宇丹 殷洁 李丽
泸水融媒体记者 胡鑫萌 杨权 段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