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当非遗遇见云南丨茶香云南 惊艳了岁月的遇见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17:01:00  来源: 云南网

 

翻开中国的文化史、经济史

字里行间多飘荡着茶香

尤其是其中属于云南的部分

更是被茶香茶色浸染了个彻底

满是醇厚回甘的味道

 
 

  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云南有6个项目位列其中,分别是: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茶俗(白族三道茶)。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承载着人的智慧与辉煌。

  从历史中走来,历经岁月洗练,云南这六种茶技茶俗,从来不只是茶技茶俗。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胭脂如醉 艳绝一江

 

 

  茶,可以清雅,亦可以明艳。

  澜沧江的腹地,临沧市凤庆县,是世界滇红之乡,这里出产的红茶,芽壮而肥,金毫显露,条形壮实,滚水一冲,茶香醇厚,玉盏盛来,胭脂如醉。

古茶林晨光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这一盏明丽,诞生于中国的历史烽烟中——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南沿海各茶区受到波及,被迫停产,茶界有识之士辗转寻找开辟新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尝试救亡图存。供职于当时中茶公司的冯绍裘受命前往云南,希望能研制开发云茶新品种,取道滇越、滇缅出口换汇。

村民在采茶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据冯绍裘在《“滇红”史略》中记载,1938年10月,他与郑鹤春从昆明乘汽车抵达下关,然后顺着山路步行,走了10来天,在11月初到了顺宁(即现在的凤庆县),当时的“凤山茶树成林,一片黄绿,逗人喜爱”。

  经过细致考察,冯绍裘认为云南大叶种茶“非常合乎理想”,于是以“一芽二叶”样品试制,制作出来的红茶“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众人以“滇红”命名。

  这是“滇红”与世界的第一次遇见。自此,滇红茶制作技艺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2014年,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滇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有张成仁、苏向宇、张国琴、薛林、张贵景等。

  张国琴介绍,传统的滇红制作工艺要经过采青、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做型、干燥等多项工艺。

  “滇红茶是采用凤庆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将刚从树上采下的鲜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这个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将茶叶进行揉捻,使得茶叶产生黏性而结成块团状,利用解块机解散团块,初步分级。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颜色逐步改变,并散发出香味。然后把茶叶做型烘干。这里面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拿捏得非常准确,制茶师傅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她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化生产滇红茶,完全传承了传统制作技艺全部过程和内涵,仅将部分手工操作换成了机械操作。比如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要比手工的揉捻更快更好。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
岁月发酵 千年之味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普洱市宁洱县。

  贡茶,顾名思义,是古代地方用来进贡给朝廷,专供皇宫及王公大臣们享用的,从周朝到清朝,贡茶制度在中国持续了三千多年。

  周朝时,云南种茶的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到清朝时,云南普洱茶达到鼎盛时期,被列入皇室贡茶。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规定普洱府上贡茶4种:团茶、芽茶、茶膏和饼茶。其后,清政府又规定,贡茶由思茅厅置办。

  进入清宫,经过比较,人们发现普洱茶茶味浓厚,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疗、保健的作用,因此以饮普洱茶为时尚。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于是云南普洱茶在清代北京名声大噪,社会咸闻。在云南本地,《檀萃滇海虞衡志》中写到:“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一一李兴昌

  作为贡茶,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有严格的一套标准。每年春茶开采前,各民族都按各自礼仪对茶树王进行祭拜活动,感谢神灵恩赐,歌颂茶树功德,祈愿来年丰收。采选原料时,以体貌端庄、品行端正、心细而有经验的采茶女采摘首批茶叶,并遵循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枝、选茶叶,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食虫、弃色紫的“五选八弃”原则。采摘后经过杀青揉晒、蒸压成型等工序,形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茶叶品味与芽条造型的优劣取决于制茶师傅对于温度、力度等关键因素的经验与手感。

  2008年,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普洱当地先后成立了技艺传习所、传习基地,开展传承工作。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兴昌说到,从2009年至今,从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及传习基地走出的制茶人,已经超过了两千人。

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文气浸染 起伏跌宕

  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大益茶制作 图片来源于大益集团官网

  大益茶制作技艺的关键在于拼配与发酵。拼配是为了创造口味与口感、茶气与茶性的和谐,在制茶过程中,根据需要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级别、不同存放年限、不同发酵程度的原料进行一定比例的科学组合,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显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与内质风味。发酵的关键之处在于进行熟成发酵时,对大小、长短和老嫩不一的茶叶分别渥堆发酵,使茶叶外形更加匀整,成熟度更加一致,碎茶率更低。由此形成的大益茶成品滋味浓烈,陈香高扬,余味持久,为熟茶之典范。

一碗清茶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大益”品牌,诞生于勐海茶厂。193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带领9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克服路途艰险、远赴云南边陲佛海县(今勐海县)筹建茶厂,以茶换取外汇支援抗战。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茶厂建成后,主要是生产红茶、绿茶和藏销紧茶。藏销紧茶也就是普洱茶。茶厂的大部分收益,被范和钧捐献给了国家,支持抗日救亡运动。

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

  后来,勐海地区受到日军轰炸,范和钧把两千余担紧茶分散藏在不同的地方,茶厂保留了机器和厂房,留下几名工人少量制作茶叶,在烽火硝烟中保存下了一脉生息。1951年,茶厂恢复重建,并正式定名为“勐海茶厂”。1989年,“大益”商标成功注册,取饮用普洱茶“大大有益”之意。2008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风花雪月 茶香微醺

 

 

  下关沱茶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紧压茶,因创制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形似窝头,故名“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明代谢肇淛的《滇略》一书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为沱茶的早期形式。1902年,为便于马帮长途贩运,大理喜洲白族商帮“永昌祥”商号创办者严子珍在滇南茶区制作的“姑娘团茶”的基础上,改进创制了外圆内凹呈碗臼形的“坨茶”(滇人习惯将块状的东西称为“坨”),主销四川沱江一带,因有“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之美誉,“坨茶”慢慢演变为“沱茶”。

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作为基本原料,经拼配、筛分、拣剔、半制品拼配、称量、蒸揉、压制成型、干燥、包装等十余道工艺制作而成。沱茶的拼配配方,体现了一个“融”字,将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原料茶进行立体化、多元化拼配。拼配技艺经几代茶人手手相传、并不断优化,已形成成熟稳定、独具优势的拼配体系。

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家兴说:“120年来,沱茶加工制作技艺不断改进,揉茶的技艺却始终不能被机器所替代。手工揉茶的过程,收口是最难的。如果凹凸不平,做出的沱茶要么椭圆,要么高矮不一,做不成标准的形状。沱茶的光泽度、松紧度都需要人工掌握。”

下关沱茶

  百余年来,白族人民用这种技艺生产的产品曾经通过著名的“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在各民族友好往来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酸香至味 余韵悠长

 

  茶还能“酝酿”。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 “濮人”,是云南省境内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族人喜茶好茶善茶,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寨边坡地种茶,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无茶。据德昂族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记载,“德昂族的祖先是茶树上的,一百零二个茶叶精灵。”

德昂族酸茶

  如此爱茶的德昂族人,发明了德昂酸茶。李时珍《本草纲目》这样形容酸茶口感:“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

  春夏两季,德昂人选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杀青、揉捻、厌氧发酵、舂制……做成风味独特的德昂酸茶。德昂酸茶分食用茶和饮用茶两种。食用茶一般当菜来食用,是难得的德昂美食;饮用茶酸涩回甘,其汤色金黄透亮,年份久的茶有橄榄香、桂花香、奶香等香气。

  厌氧发酵是德昂族酸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也是形成酸茶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食用茶一般发酵约2个月,饮用茶则须发酵4到9个月。

德昂族酸茶制作

  2021年5月,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昂族酸茶市级传承人赵腊退说,现在,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德昂族酸茶技艺开始恢复。2020年,在上海援滇干部的帮助下,他所在的出冬瓜村按照“以酸茶接二产、连三产”的思路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建设了标准化的酸茶加工坊、酸茶产业体验中心、茶园茶海采茶体验区等,村民们销售酸茶、开了客栈,日子越过越美。

茶俗(白族三道茶)
人生之味 回味不绝

  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如人生味道。

大理三道茶

  “苦茶”需要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在炭火上炙烤,过程中需要上下抖动一百次以上,因此又被称为“百抖茶”。“苦茶”往往只盛半杯,小口品饮,感受其清苦,寓意人生在世,创业之始,苦字当头。

  “甜茶”用生姜、甘草、红糖等放入铜壶中熬煮四十分钟,再佐以大理特产的乳扇、核桃仁,口感丰富,甜而不腻。不同于“苦茶”只盛半杯,“甜茶”换用大杯盛放,寓意苦尽甘来。

大理三道茶

  “回味茶”则以蜂蜜、花椒、生姜、桂皮煎茶,集合了甜、苦、辣等味,正如人生境遇,品过百味后,归于平淡。

  据唐樊绰《蛮书》记载,早在南诏时期,白族的先民就有“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大理,即受到三道茶礼仪的招待。他在游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述。

大理三道茶

  大理三道茶州级传承人董丽表示:“三道茶最早是以药茶的形式出现在白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展示了白族先民的一种智慧,赋予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它所折射的是人的一生——从青年时的艰辛到中年时的甜蜜,再到老年时的回味。所以我们从第一杯的千古之茶,到第二杯的幸福之茶,再到第三杯的回忆之茶,就是一种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中国是茶的故乡

据说,中国人饮茶的习惯

始于神农时代

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这一盏穿透了时光的香茗

承载了太多

 
 

  素材来源于 《贡茶普洱的故事》、大益集团官网、水煮大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新华网、光明网、封面新闻

  策划:张成 范春艳

  编辑:范春艳 杜诗雨 孙寅翔

  海报设计:张哲浩

责任编辑:孙寅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