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梦回千年 牵手时尚 “绣美”楚雄|姚安马游村:芦笙响 绣线飞 代代传承注入活力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2日 17:58:00  来源: 云南网

 

  

  “芦笙一响脚就痒,通宵达旦跳脚狂。”逢年过节,彝族男女老少都爱聚在一起,弹三弦,吹葫芦笙,唱彝族歌和“吼”梅葛。梅葛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作为梅葛主要发源地之一的姚安县官屯镇马游村,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彝族文化村。

  马游村党总支书记罗文辉是梅葛省级非遗传承人,每次外出表演时,他都会穿上妻子罗树芳为他亲手绣制的彝族马甲。用丝线绣制的马甲,精细出彩,背后绣着的芦笙,将彝绣和梅葛融入在一起,正如罗文辉和妻子一样,两人分别是梅葛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彝绣县级非遗传承人,守护不同的文化却又交织相融。

  “石榴花儿开满山,叶儿绿油油,花儿艳彤彤,颗颗粒粒是希望,生出个个小人儿,聪明可爱又健康。”罗树芳耳濡目染,学会了哼唱梅葛,经常在绣制绣片时,情不自禁地哼唱。而罗文辉则一脸爱意地看着劳作中的妻子,静静地陪在妻子身旁。

  作为非遗传承人,罗树芳承担起了传承的责任。自2009年起,她便在马游小学开课,教授彝绣技艺。

  针法怎么练、配色如何选、花样怎么设计......罗树芳恨不得将自己多年修炼的彝绣技艺倾囊相授。“刚开始,有的孩子连穿针都不会,我就手把手地教,从最基础的开始。”这一教便是14年。

  “绣花真的好难,一开始我就想放弃了,但是慢慢学会一些后,我觉得我很喜欢。”马游小学五年级学生刘金怡每周三下午都会上两节彝绣课,她已经能绣一些简单的花样了。孩子们一批批长大,带着对彝绣的感知走出大山,走向更远的地方,但是彝绣的文化之魂早已在他们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有的孩子会说,读了大学以后更加懂得欣赏彝绣的美丽;有的孩子愿意把彝绣介绍给更多的朋友;有的孩子也会加入到彝绣的行业中来。罗树芳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桃李满天下”,但是彝绣让她多了一个跟孩子们对话的机会。“如果可以,我想一直教下去,和彝绣一起陪伴村里的孩子一代代长大。”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提出“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绣坊、村村有绣娘”的目标,努力打造全国民族刺绣的示范州和全省文化产业重要支撑区。姚安县积极探索推进县乡村彝绣协会、合作社建设,努力构建“企业+合作社+绣娘”运作模式,充分保障企业、绣娘权益,不断提高彝绣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动彝绣企业做强做大。

  目前,马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准备增添绣坊功能,为村里的绣娘们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为彝族文化村描绘丰富色彩。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殷洁 刘畅 吕瑾 刘宇丹 李沛昀 杨吉娟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