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梦回千年 牵手时尚“绣美”楚雄丨普明惠:坚守传承 坚持创新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3日 13:00:34  来源: 云南网

 

 
 
 
 
 
 
 
 
 
 
 
 
古色古香的牟定县彝和园民族风情浓郁,一家名为锦纳的彝绣店铺静静坐落于此。踏上石阶走入店内,一股彝绣时尚新风扑面而来:立体花朵胸针依次排列、竹子与绣片结合而成的抽纸盒摆放整齐、妈祖祥云与楚雄山茶花点缀于圆盘间的挂饰随风而动…

 

  这些彝绣时尚产品的设计者同时也是这家门店的负责人名叫普明惠。她身着一袭清新淡雅的彝族服饰正与绣娘一同赶制绣片。一针一线,凝聚着绣娘们的匠心工艺,指尖下,千年彝绣尽显绰约风姿。

  普明惠的家乡来自牟定县蟠猫乡碑厅村委会下芦子冲村民小组,是一个祖祖辈辈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村寨。在这里,姑娘小伙会走路就会跳舞,姑娘会拿针就会绣花。

  与村子里许多姑娘一样,少女时代的普明惠,不上学的时候,随身都会携带一个精巧的针线包,里面放着丝线、绣花针、花边、绣图、花鞋垫等小物件,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便坐下来和小伙伴一起飞针走线。

  “我的妈妈是村里的刺绣能手,彝族刺绣伴随我出生、长大,我对它非常有感情。大学也是学的设计类专业,很想把它传承好、发扬好。”普明惠说。

  毕业后的普明惠开始自主创业成立工作室,将民族刺绣元素与首饰设计进行结合,制作各类纯手工民族饰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闲暇时,普明惠还学习了西欧立体绣、苏绣、乱针绣以及日本田园风刺绣,并将所知所学融汇入彝族刺绣当中,最终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清新民族刺绣风格。她还把扎染、印染、绘画、竹编与彝族刺绣相结合,做成了各具特色的彝族手工艺品,深受顾客喜爱。

  进行产品创新与开发的同时,普明惠不忘收集整理本地传统刺绣纹样、史料以及经典刺绣作品,她希望用时尚的视角和方式,与传统的民族刺绣“相遇”,碰撞出受到市场欢迎的工艺品。

  “关于传统彝绣,老一辈已经做了很多,如今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经常到山区采风是我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依托传统彝绣元素,在保持纹样不变的同时,在针法和颜色上进行创新。”普明惠说,“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让它重新契合时代脉搏,碰撞出来的火花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让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着普明惠的业务量不断增加。2020年,她正式成立牟定锦纳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形成了集民族刺绣原创作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如今已研发出以彝绣元素为主的民族服装、婚礼礼服、禅茶服、休闲服等服饰,包包、鞋类、围巾、荷包等饰品及家装类手工艺品200多个品种,形成茶室禅茶竹编、禅茶休闲服装、家装框画等系列产品。

  在基于彝族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普明惠不忘带领当地绣娘共同增收致富。通过开展刺绣培训,累计培训绣娘1000余名,为当地刺绣市场培养了一批拥有一定设计创作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绣娘,带动200多名绣娘走上了增收、创收的道路。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杨吉娟 殷洁 刘畅 吕瑾 吴沛钊 李沛昀 

  楚雄日报记者 丁忠泽 高建波

  牟定融媒体中心 郭正会 刘洪亮

 
责任编辑:李亭亭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