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首家存款破万亿!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亮眼“成年”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5日 22:41:00  来源: 云南网

  4月15日,记者从云南农信2023旺季营销表彰会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18周年活动上了解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18年来,立志农信基业常青,坚守支农支小初心,云南农信现已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分布最广、服务客户最多、支农支小最深的地方金融机构,坚实扛起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行和地方金融排头兵的重任,向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的云岭大地交出了一份不俗成绩单。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亮眼“成年”成绩单 供图

  资产规模1.27万亿元增长14倍

  2005年3月28日,乘着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东风,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省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对全省农信社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省联社党委对全省农信社党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省联社的成立形成了强大的聚合效应,全省农信社建立起了以省联社为总部、16个州市联社(办事处)为抓手、科技结算中心为服务平台、县级联社为依托的新的省级管理体制和支农服务体系。

  18年后的今天,与省联社成立之初相比,截至2023年3月末,云南农信资产规模突破1.27万亿元,增长14倍;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5万亿元,增长18倍;各项贷款余额7532.59亿元,增长19倍,成为全国农信第13家、全省银行业第一家存款“破万亿”的金融机构。

  截至2023年3末,云南农信共有网点2190个、自助银行3008个、惠农支付点1.1万个,覆盖面全省金融机构第一;服务个人客户超过4300万户,占全省人口的90%,覆盖面全省金融机构第一。

  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堡垒

  2019年以来,新一届省联社党委坚定人民至上的红色基因内核,坚守为民服务初心,打造“金融助农先锋”党建品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使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吃劲之际顶得住,为民之心熠熠生辉。

  在省联社党委带头破难题、带头抓发展、带头干实事的示范带领下,全省农信社1097个党支部正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3万余名党员攻坚克难,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让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以看得见的金融服务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与政治性,用看得见的实效履行“用心点亮万家灯火、用情温暖一方百姓”的承诺。

  2022年,在我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中,云南农信社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走村入户,开展惠民“一卡通”发卡、激活工作,已累计发卡超过3091万张,将一项项承载着党心民心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云南农信“一卡通”发放到人民群众手中。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亮眼“成年”成绩单 供图

  “百千万”助企纾困解难,省联社党委组织百名理(董)事长、主任(行长)、千名网点负责人、万名客户经理开展助企纾困主题活动,为小微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推出一揽子金融稳保政策措施,办理延期还本付息909亿元,全省占比近50%,有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市场主体摆脱经营困境。围绕发展重点难点任务,主要领导带头“挂帅揭榜”,牵头实施“抓党建促云南农信改革发展”书记领办项目,推动解决发展中科技支撑、创新能力和活力不足的问题;在全省农信系统全面推广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开展整乡、整村、整族授信和业务攻坚、疫情防控等工作,让群众感受到金融服务“就在身边”的便利。截至2023年3月末,共为全省942万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农户建档面达95%;共评定信用户773.33万户、信用村7170个、信用镇712个,共授信5260.95亿元,农户贷款余额3262.98亿元。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一届省联社党委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让云南农信进入了战略定力最强、发展质效最好、改革力度最大、进位赶超最快、风险管控最严、党建举措最实的黄金发展期,全省农信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党的建设成效显著,“清廉农信”深得人心。

  2021年省联社首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多家机构喜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金融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22年,全省农信社荣获国家级表彰5个,耿马县联社团支部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独龙江信用社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金马支行党支部获评“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省联社抓基层党建连续两年被评为“好”、党风廉政建设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

  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信社几十年如一日支持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做实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确保农民的“钱袋子”,与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了云南农产品稳产保供,“从田间到餐桌”的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围绕全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重点布局配置金融资源,云南农信根据我省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和生猪等产业特点和经济周期,推出“七彩云品贷”系列产品,引金融“活水”支持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截至2023年3月末,云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4588.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1.05亿元;农户贷款余额3262.98亿元,同业占比73.07%。云南农信用全省金融机构四分之一的存款份额,发放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涉农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100%的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及创业小额贷款,切实践行了普惠金融的农信使命。省联社连续两年获评全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单位。

  与此同时,云南农信积极强化信贷政策倾斜,脱贫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乡村振兴贷记卡等重点产品支持农户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3月末,云南农信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78亿元,同业占比93%,一季度累计投放24亿元;乡村振兴贷记卡累计发卡量195万张,授信额度300亿元,已成为目前云南农信发卡量最大的贷记卡产品。

  大力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云南农信还主动填补了包括独龙江在内的111个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空白,2190个网点覆盖全省每一个乡镇,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州、市、县、乡、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2023年,省联社制定了《云南农信助力乡村振兴(2023—2025)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省农信各级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到2025年末云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超过60%的目标,确保农户贷款授信额、获贷率不断提升。

  突出关键强弱项,深挖潜能扬优势,锚定助力云南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2023年云南农信将聚焦我省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天然橡胶等“1+10+3”重点产业,助力云南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富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亮眼“成年”成绩单 供图

  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成立18年来,省联社积极指导全省农信社配置金融资源、创新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为云南产业打造、经济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坚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本源,省联社先后制定了支持八大重点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等实施意见,锚定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召,督促指导县级行社优化以信贷资金为主的资源配置,将有限信贷资金注入实体企业,全力以赴增动能、补短板、稳经济。

  截至2022年末,全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86亿元,服务小微企业户数53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0亿元,市场份额稳居全省第一。新增100亿元支持实体经济保市场主体,为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近40亿元,有效履行稳住经济大盘社会责任。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各成长阶段的金融需求,省联社指导各行社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3月末,全省专精特新“成长”“小巨人”企业共1309家,全省农信社服务覆盖企业913家,覆盖率70%,“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达74.55亿元。

  “3815”绘蓝图,舞象之年再启航。省联社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全面融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决履行好云南农信的政治责任、金融责任和社会责任,制定了《云南农信2023—2025年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信社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的“3815”经营发展目标,持续打造“小而美、聚而精、品牌佳、口碑好”的中国一流现代金融企业,以云南农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推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云南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云南网记者 李莎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