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人与自然】鸟归之时“巢”更好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8日 08:10:06  来源: 青海日报

原标题:【人与自然】鸟归之时“巢”更好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四月,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隆宝湿地依然寒意袭人,还未完全消融的湖泊上,成群的候鸟已在此安家,这些“归乡客”在蓝天碧水中洗去旅途的风尘,给荒草萋萋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生命的灵动。然而,此时牧民桑扎却开心不起来,他时而驻足远眺,时而焦急徘徊,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2022年春天,两只大鵟在桑扎家门口电线杆上的“生命鸟巢”安了家。这个鸟巢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为草原大型鸟类留居而量身定制的“样板间”,位于电线杆顶部,远离带电区域,由藤条编制,内铺棕垫,既安全又舒适。

自从大鵟到来,桑扎乐开了花,他与妻子共同呵护着大鵟一家,经常在鸟窝旁放些肉沫、糌粑等食物,风雨无阻。桑扎还给两只大鵟起了名字,雄性大鵟“旦增”和雌性大鵟“拉姆”。桑扎总是热情地向人介绍说:“你看这个尾巴上有白点的就是拉姆,它可是一只秀气的大鵟,那只翅膀上羽毛黄白相间的是旦增,它捉土鼠的本领可厉害了……”2022年6月,“旦增”和“拉姆”带着4只雏鸟从“生命鸟巢”中一跃而起,飞向了广阔无垠的蓝天,桑扎和妻子目送到它们消失在视野中。这些天,夫妇俩总在它们的“家”附近寻觅,希望能再相会。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拥有所有高寒沼泽所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成为候鸟中亚—印度迁徙路线上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是长江源头野生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自2016年以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三江源地区安装人工鸟窝5018个,成功引鸟筑巢2300余窝,“入住率”接近5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4目28科61种增加至目前的16目36科111种之多,大型猛禽数量正在稳步增长中。

不仅如此,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生态保护领域持续发力,全面开展“生命鸟巢”社会责任根植项目。鸟巢为直径50厘米、深度40厘米的竹筐,根据鸟类“择高而栖”的生活习性,利用横贯草原的电力线路杆塔,经过处理后固定在电杆顶端,距带电部位90厘米,以确保鸟类与输电线安全。这些“生命鸟巢”都设置了“门牌号”,运用网络数字化监控手段可实时监测内部情况。

2023年3月31日,国网青海电力在隆宝自然保护站内建立了“云端生态屋——生命鸟巢观测站”,对于科学掌握候鸟的习性和迁徙规律,客观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作用明显,同时有利于增强科普宣教,实现鸟类与人类的近距离互动,对湿地生态及生物保护多样性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玉树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管理站站长巴桑才仁说:“‘生命鸟巢’和观测站的建立,不仅使输电线路防鸟工作从传统的驱鸟转变为长期护鸟模式,更加有效保护了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鸟类的正常活动和种群的良性发展,维护了草原生物链的平衡。”

时至五月,桑扎夫妇等待的大鵟一家似乎不想再回到“旧居”,不过他俩欣喜地发现,很多新建的鸟巢里都有鸟“入住”,桑扎猜测:“旦增家的四口去别处的新家住下了”。(程宦宁)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