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河南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咋实现?这场聚焦地热经济峰会贡献智慧方案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0日 20:30:23  来源: 大河网

原标题:河南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咋实现?这场聚焦地热经济峰会贡献智慧方案

到2025年,河南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如何抢抓市场新机遇、推动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30日,以“地热高质量开发 推动双碳经济”为主题的第七届河南地热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开发利用峰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政府、地热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各地地热协会、新能源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各界人士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把脉新形势下地热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背景|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世界第一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秘书长夏爱民介绍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型转型。地热能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双碳”目标下的热门话题,也是地热行业重大历史机遇。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河南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郑州、开封、濮阳、周口4个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积极开发地热能,这对于促进河南省乃至全国地热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在致辞中表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3.9亿平方米,居世界第一。这相当于我国人均使用地热面积约1平方米。地热是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除了在雾霾治理、清洁供暖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目前,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地热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地质研究院院长王建平在致辞时说,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地热产业不断迎来发展新机遇,地热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新的技术需要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推进,加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愿与业内同行广泛建立合作关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河南省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加强业内科技协同攻关,努力在“双碳”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河南将打造地热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

地热能以其清洁、稳定、安全、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河南地热产业发展如何?

郑州市发改委能源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双创目标引领下,郑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取暖,通过选择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提供供热并覆盖的城乡接合部、重点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等区域,大力开展可再生清洁供暖项目建设。

近日,郑州市印发的《关于可再生能源供热建设项目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资金支持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给予地热供暖服务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5元/平方米和中水供暖服务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0元/平方米补助。

据国家能源局地热能中心统计显示,2019年,河南省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为8910万平方米,占全国的23%,浅层地热能供暖也取得稳步增长,已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河南省“十三五”期间地热能发展的目标。

《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地热能集中供暖纳入城镇供热管网规划。到2025年,建成郑州、开封、濮阳、周口4个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这对于促进郑州市乃至全省全国地热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目前,河南全省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已覆盖超过10个省辖市,供暖面积累计已超过1.1亿平方米。

“未来3至5年,北部寒冷区和南部过渡区通过点面结合、点线连接,实现集中连片和重点发展。”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玉勤说,陇海线通过洛阳、郑州、商丘的区域的辐射作用,京广线通过鹤壁、安阳、许昌、驻马店、南阳的区域带动作用,实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集中连片,有效提升”的效应,充分发挥“两线两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全省整体推进。

建议|地热利用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融合

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焰华研究发现,伴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攀升,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2030年、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分别提高到70% 、80%),我国每年净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南方供暖市场逐渐扩大,我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在未来十年内仍会持续攀升。

“若维持现有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不变,碳达峰时间预计在2038年左右,平台期将集中在2038—2040年,届时碳排放峰值将达到约25.4亿吨二氧化碳,这将明显滞后全国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无疑将对我国兑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构成巨大挑战。”陈焰华说。

陈焰华认为,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地热能是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是赋存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中,能够为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热能,其平均能源利用系数高达70%左右,明显高于太阳能、风能、潮汐、水电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更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因此,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地热产业能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助力推动我国的能源革命。

“地热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地热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还远远不能满足‘双碳’目标下的战略定位要求。”陈焰华说。

陈焰华建议,地热发电、深层地热开发、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融合发展,为地热产业建设成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良好契机,也对地热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目标。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北京中航环宇新能源研究院、地热加App主办,《中国地热》杂志、碳主OpenNE、地热能网承办,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河南工作中心、河南省暖通空调冷冻节能协会、河南省清洁能源供热协会、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省城市绿色发展协会区域能源研究中心协办。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