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邀请传媒界、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线工作人员谈学习体会、经验做法,共同就新征程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中国形象进行研讨交流。
重要性和紧迫性
● 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目标任务
● 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实践路径
●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廖圣清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我们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和智库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的重要性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国际传播的战略地位、基本立场、主要任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发展适应百年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传播,极具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在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实践中,专业性智库是重要基础。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应重视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的重要性,打造国际传播知识、话语体系,明确专业人才在国际传播队伍中的核心定位,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不竭动力。
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南亚东南亚毗邻中国西南地区,如何在国际传播的新形势中观照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对话交流,对于亚洲各国携手追求和平、平衡发展,助力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中国发展的角度,新时期的国际传播始终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首要任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致力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助于跨国、跨区域传播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打造中国形象。站在亚洲发展的角度,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以南亚东南亚话语如何与中国话语互融互通为目标,促进形成具有共识、认同的亚洲立场。站在世界发展的角度,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能够在打造中国、南亚东南亚的话语圈层的前提下,形成话语合力,以区域发展的多样性回应世界发展的整体性。推动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建设,能够为传播实践提供重要的底层逻辑和智力支持,极具必要性。
以科研赋能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建设
以科研知识赋能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知识体系建设。知识体系是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国际传播智库的合理性、专业性。通常,科研知识主要涵盖概念、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学术概念方面,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和南亚东南亚背景为现实土壤,站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视角,提炼符合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境的概念。在学术理论方面,科研理论的积累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推进与完善。一方面,保持中国、南亚东南亚之间学术理论研究的交流;另一方面,在确立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南亚东南亚、中国国家发展的传播实践,探寻概念之间的逻辑,创造性地勾绘相应理论,最终形成一套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知识体系。
以科研方法赋能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技术体系建设。扎实、系统的科研知识体系是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的重要前提。科研方法的进步和创新,则是完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技术体系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就科研方法本身而言,在数字社会中,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技术体系建设应保持科学、包容、创新的理念,积极建立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视野,紧跟技术革新,着力推动建设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还应重视伦理道德在方法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即应用科研方法重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技术体系的同时,应当始终以人为本;同时也应建立应对数字安全、数字隐私等问题的机制。
以科研人才赋能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的人才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明确了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的内容和技术,科研人才能够为内容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内生性动力,缺失人才的国际传播智库如无本之木。在人才体系建设方面,输入的人才应当具有跨学科化、多样化特征。跨学科化体现在,以新闻传播学科人才为中心,积极吸纳多学科人才,如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样化体现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应明确不同领域和方向,即在多学科背景下,促进研究的专业化分工,如区分不同的研究重点,如重理论还是重实践;偏向传播受众研究还是传播效果研究等。
[作者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赵姝岚
近年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国际传播工作守正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不断增加,共通性话语和引领性话语国际传播有效开展,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在积极探索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工作格局中,云南逐渐实现了从末梢到前沿的嬗变,形成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云南做法”。
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始终把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期间,制作播出特别节目《续写千年胞波情谊新篇章》,在仰光、内比都举办“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展播启动仪式暨《光阴的故事——胞波情谊》开机仪式”“视听中国走进缅甸”等5场外宣活动,大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首访缅甸成果,制作推出《2020对缅新春贺岁片》《中缅建交70周年纪念画册》、对缅新春主题宣传片以及《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七彩云南》等系列外宣品,并在国内外媒体平台持续投放。运用云南省海外新闻专刊、外宣期刊、外宣网站、广播电视对外频道频率和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外宣平台阵地,综合运用接待来访、智库专家南亚东南亚国家行等对外交流机会,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工作。
打造国际传播新平台,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经中宣部批复,2022年5月31日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作为中心重要组成的区域国际传播研究所,将区域国别研究与传播学结合的新成果《区域国别传播报告:泰国篇》年内即将问世,这将为促进区域国别学科中的区域国别传播学的构建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澜湄卫视近年来利用技术创新传播手段,让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成功在老挝、柬埔寨落地运营,成为第一个将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推广到海外且首批将我国音视频编码标准AVS在国外大规模应用的企业。正在建设的“澜湄视听”App,与各国合作开发泰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越南语5个版本,推发澜湄流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视频作品,目前已完成包括中文版、柬语版、泰语版建设,该项目已入围“中国—东盟数字创新成果案例”。
充分发挥区域国际传播主力军作用,奋力在共通性话语领域提升影响力。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话题最易引发全球民众的共鸣与共情。2021年以来,云南省通过举办COP15论坛,讲述“大象北移”和“蝴蝶大爆发”的故事,向全球传播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验。COP15会议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凝聚了强大合力,让世界进入引领全球生态治理的“昆明时刻”,云南生态之美也随之广为传播。2021年,亚洲象北移南返110多天引发全球持续关注。在“北上南归”的野生亚洲象回归一周年之际,云南省举办的“大象国际论坛”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刊载报道超1500篇,全网信息量超过22000条,阅读量超过1.6亿次,让大象的故事不断延续。每年5月至6月,在被称为“中国·红河蝴蝶谷”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蝴蝶幼虫短时间内大量集中破蛹后羽化成蝶形成壮观的季节性景观,是我国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又一例证。蝴蝶爆发期间,上千家境内媒体网站、700多家境外媒体报道关注,相关信息境内阅读量超8亿,海外阅读量超5.6亿,形成季节性的热点话题,使得“蝴蝶大爆发”成功入选2022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创新开展国际传播,在引领性话语构建与传播方面提升传播力。2021年以来,云南省通过举办怒江论坛、推送澜湄合作和中国农村发展等内容产品、推动社会组织助力周边国家脱贫减贫,为传播好中国发展观发挥积极作用。2023年3月,2023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来自2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190多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交流减贫治理与乡村建设经验共谋世界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澜湄卫视与湄公河国家电视台合办的《中国农场》栏目为周边国家农业发展贡献云南力量。澜湄卫视与周边国家媒体合拍《新南方丝绸之路》《中老铁路纪实》《睦邻缅甸》等,展现澜湄合作丰硕成果。作为中国首家在缅甸注册成立的NGO组织,瑞丽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积极以项目帮扶为抓手开展了农村卫生与健康、医疗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与缅甸民间的联系、沟通、互助,积极推进了中缅双方边境地区妇女儿童的发展。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琦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以中华文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根性及世界意义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论断,深刻把握理解这一论断,需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着力点,以文化自信自强夯实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思想实践根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把握好三重逻辑:一是把握好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文化发展逻辑。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为文化发展提供思想意识基础和前提。文化自强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取得标志性文化成就、建成文化强国的过程。而文化自信作为联结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纽带,体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韧信念,构成了从“内化于心”迈向“外化于行”的文化发展关键环节。三者相互规定、辩证统一。二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新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价值追求。中华文明孕育生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强大文化基因,而且也因其弘扬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而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资源。三是把握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文化交往逻辑。中华文明自古就因其蕴含的“天下”文明特质包容于世,“天下”文明具有的整体性和创新性原则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新时代的中国国际传播需在各民族文化交往实践中进一步丰富拓展“文明互鉴论”,加快构建兼具民族自主性和世界包容性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增强“中国声音”与“中国体量”的适配性,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不仅是中国形象的一种“自塑”,也是以中国形象“自塑”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标准尺度。其中,“可信”是展现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坚实基础,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事实认知”,“可爱”是在“可信”基础上推动传播方式创新升级,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具有亲和力的“情感认同”,而“可敬”则是对“可信”与“可爱”的价值升华,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具有引导力的“意义认可”。三者协调一体、由表入里,逐步深入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和精神肌理,以此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传播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传播效能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中国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持续构建完善中华文明“复调”传播格局。特别需注重凸显政府、主流媒体传播主力军与用户制作内容传播新生代之间“组团出海”的叠加复合效应。二是提炼活用中华文化符号标识,创新中华文明传播手段。需注重以当代世界关注的现代化议题为切入点,以传统文化符号标识与当代文化符号标识协调呼应,系统化、体系化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三是以技术驱动内容生产,精准满足受众需求。注重借助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全面地搜集汇聚中华文明传播的受众信息,以精准传播为导向引领内容生产,创造出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阶层受众需求的文化传播精品。四是优化话语传播策略,提高中华文明话语传播的接受度。采用柔性传播与刚性传播相结合的话语表达方式,不断提升文明话语的设置能力、叙事能力和推广能力,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丰富话语内容,优化话语传播策略,提高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接受度,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质增效。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 陈冬艳 王婕妤
城市国际传播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战略任务中的一支生力军。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在近5年的对外传播实践中,围绕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五个力”建设目标,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较好地进行着对外话语创新的地方实践。
构建海外传播网络矩阵,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从2018年成立开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以iChongqing英文网站为基础信息平台,构建“1网—1端—3+N账号—Google分发”的模式。1网指www.ichongqing.info英文网,1端指Bridging News陆海财经英文客户端,3+N账号“3”是指重点布局脸书、推特、优兔三个最具海外影响力的社媒平台,“N”指垂直布局其他具有较强海外影响力的传统和新兴社媒平台,Google分发指利用谷歌收录和关键词排名,以及Google News收录、Google Video排名,提高国际传播的效能。2022年底,中心在扩展海外网络传播渠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英文网站www.ichongqing.info被Google News收录,iChongqing网站成为Google News的认证新闻来源之一,为海外用户了解重庆资讯提供了重要渠道。
通过近5年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重庆国传海外网络传播矩阵海外总用户数突破1503万,海外网络曝光量超过27.7亿,海外用户互动量突破3.73亿,成为国家外宣平台的生力军,重庆对外传播的主平台,外国人了解重庆的主渠道。
创新叙事丰富表达,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
实行“出口定制”,促进内容生产流程与国际接轨。改变“中文生产+外文翻译”流程,采取“出口定制”流程:外向选题——专业团队分析海外网民特点和关注热点,进行会商选题;外文原创——由具有海外经历人员或外籍专家直接生产外文产品;外专审核——由外籍语言专家审核文法;内控把关——实行“三审三校”。
创新重庆文旅特色报道。持续打造《重庆有匠人》英文视频栏目,由外籍记者出镜,走访、体验、讲解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展现每项技艺独特的趣味性,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大春节、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对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聚力发展海外社交媒体直播。通过攻克技术难题,运用多媒体手段,实现直播产品的开发和完善。通过打通弹幕实时交流功能,打造体验式直播风格,创新推出《重庆@国际友城》《发现重庆》《百年征程》等直播系列,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最火爆的媒体产品之一。
生动讲述重庆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亲和力
顺应国际传播形势,以视频作为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产品。中心始终坚持“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新闻采编生产模式,持续产出的高质量内容产品,视频内容产出比占到50%以上。
通过微纪录片做好高质量深度报道。结合重大主题报道,制作英文微纪录片,探索主旋律外宣的对外话语体系。推出《庙堂乡的消失与重生》英文专题视频,展现重庆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推出《重庆“的哥”人大代表的一天》,体现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层内涵……
探索社交媒体运营路径,做大做活平台流量。重视社交媒体短视频运营,目前iChongqing脸书多条短视频达到千万级传播量,“大熊猫吃竹子”短视频在脸书上传播量达1278.8万……
重视“借嘴发声”,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
联合海外大V多平台多形式推介重庆。深入推进与海外大V合作,发起10余批“海外大V拍重庆”活动,借嘴发声,借船出海,提升国际传播效果。截至目前,这些海外大V在海外社交媒体和国内视频网站共发出视频近200条,国内外网络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
培育城市传播者,激发传播者的创作潜力。让外国人讲其愿意讲和擅长讲的故事,邀请外籍人士以嘉宾、主创、顾问等身份参与选题策划、内容制作,让作品更加贴近外国受众,也最大程度发挥其参与积极性。
建立知华友华海外大V朋友圈,积累丰富外籍智库资源。在近5年的探索中,重庆国际传播中心采访了一大批知华友华外籍人士,他们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引导海外用户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利用海外社交媒体,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优兔、推特、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全面布局国际时政账号,运用短视频、图文评论、时政漫画、AI播报等形式紧跟时政热点,创新舆论斗争新模式。主动设置话题,借外籍专家、民众之口,以反映客观数据、事实的短视频,揭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种族屠杀、精英民主以及美式霸凌等问题。
联动海外社交媒体大V,推出“Let’s Talk About China”海外直播节目。由外籍主播主导,联动海外社交媒体知华友华意见领袖,讨论中国在经济建设、法治社会、生态文明、外交领域等的成就,以及中国实践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对西方媒体对华的刻意抹黑报道进行批驳。
2022年5月31日,经中宣部批复同意,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以下简称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成立一年来,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在探索国际传播新经验、开辟国际传播新路径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何种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记者采访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祖坤。
记者: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对于服务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意义重大,请问一年以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承建单位,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何祖坤:一年来,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服务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试验田、讲好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故事的新高地”的定位,以推动构建 “111238”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为目标(围绕1个重点,即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传播;建立一个中心,即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擦亮一个品牌,即“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品牌;彰显两个特点,即周边外宣、多样性外宣;突出“三化”,即精准化、专业化、社交化;构建八大对外传播矩阵,即阵地建设、媒体合作、社交互动、文体交流、智库咨询、舆情监测、人才培育、民心相通),着力抓实机构建设、技术赋能、平台建设、活动组织四个方面工作,国际传播数据采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省内国际传播媒体指挥调度功能基本形成,平台聚合效应初步显现,传统阵地优势巩固拓展,新媒体传播能力明显提升,“软联通”“心联通”实质性增进,开启了云南与世界、世界与云南对话的新窗口,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了云南贡献。
一年来,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取得的建设成果,具体主要有四个方面:坚持技术为先、创新为要,以融媒体指挥调度功能为主要抓手,强化科技赋能,努力构建具有云南特色和优势的国际传播业务工作体系;有效整合国际传播资源,打破国别界限、区域限制,推动形成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立足全媒体融合对外传播平台,积极发挥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优势,举办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的国际交流活动,搭建起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心心相通的桥梁;把融媒国际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加大人才采、编、播、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真正做到利用全媒人才开展全媒国际传播。
记者:今年“5·31”期间,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将举办新时代“一江情·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系列活动,还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请问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建设?
何祖坤: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健全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工作机制,持续建强“111238”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努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对外传播的第一梯队,推动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下一步要实施四项工程:
一是实施效能提升工程。推动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澜湄传媒提升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加快报、刊、网、新媒体融合发展,持续巩固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的工作格局,多出创意、多出精品、多出爆款,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二是实施平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国际传播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继续办好《湄公河》《吉祥》《占芭》《高棉》四本国际传播期刊、境外《中国·云南》新闻专刊,优化升级多语种网站云桥网,创意策划社交媒体账号矩阵运营,打造国内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国际传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一流外宣全媒体融媒体矩阵。
三是实施民心相通工程。持续推动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在洱海论坛、怒江论坛、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等活动举办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继续举办好中缅媒体双城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举办中缅、中老、中越边民大联欢系列活动。
四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人才储备力度,加快推动现有人才队伍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培养造就一批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融通中外的名评论员、名记者、名编辑、名制作人,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
在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将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新时代“一江情·一家亲”国际人文交流系列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各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共建共用共享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这一重要平台,搭建起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心心相通的桥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挥负责任媒体的积极作用。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余国鹏
湖南日报作为湖南省委机关报,在积极践行外宣使命、提升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能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取得了什么成效?记者采访了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颜斌。
记者:近年来,湖南日报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湖南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和海外精准传播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与尝试,有哪些特色与亮点?
颜斌: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和部署,近年来,湖南日报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开通了新湖南客户端国际频道、英文微信、推特和脸书等外宣端口,融合多平台持续不断向世界讲好湖南故事。一方面,海内外平台账号及时更新与湖南有关的新闻资讯,积极向外展示湖南形象,推广湖南美景、美食、民俗等特色内容,宣传在湘展开的各项盛会,吸引国际关注,扩大中外影响。另一方面,湖南日报积极打造外宣精品内容,讲述湖湘故事,以产品和服务赋能国际传播。外宣账号矩阵围绕全国两会、中国与多米尼加建交五周年、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事件、热点话题展开运营,推出一系列融媒体产品,如《当青春遇见两会,来听听今年两会年轻人最关心什么?》《“95”后姑娘臧慧倩在多米尼加讲“湖南故事”》等,推介现代化新湖南的丰富内涵。
当下,湖南日报社以“海上芙蓉”国际传播项目为抓手,结合“一带一部”与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和统筹调度,在海外主流媒体及海外社交媒体上,策划推出系列国际传播产品。“海上芙蓉”项目包含三大主体活动:一是“海上芙蓉·占芭花开”子项目。包括在老挝《人民报》,《占芭》杂志等主流媒体端口,进行新闻宣传推广;与老挝展开媒体跨国采风活动;邀请老挝在湖南的留学生、老挝湘商等进行线下交流互动。二是“海上芙蓉·走进加勒比海”子项目。今年2月,在中联办、湖南省外办的支持下,湖南日报社精心策划,多米尼加驻华大使到访湖南日报进行参观访问,新湖南客户端国际频道及国际社交媒体推出多篇多米尼加相关的国际传播类报道。及时在外网推出相关专访报道。三是“海上芙蓉·出海记”子项目。今年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在湖南召开,湖南日报社将联合非洲国家媒体,推出《出海记——从浏阳河到尼罗河》大型融媒体报道。讲述湖南企业和湖南人在非洲的开拓奋斗故事和自强不息精神,展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行动和成果,以及中非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记者:湖南日报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实效,那您对“澜湄国家媒体的合作路径”有什么意见建议?
颜斌:一是要共倡理念。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这一理念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持续研究,彰显出强大的影响力、生命力、感召力。澜湄国家媒体合作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通过交流、合作和报道,宣传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二是要共建平台。参与澜湄国家媒体合作的媒体,在所在国家和地区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共建澜湄国家媒体合作平台,第一,要深刻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加强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合作,努力实现传播效果由“覆盖率”向“触达率”转变。在加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智能新媒体技术“硬实力”的同时,充分认识国际传播环境中的全球因素和新媒体因素,从传播结构下手,在较长时间上共同持续推动对某一公共议题和新闻内容的关注。第二,要适应国际传播“去中介化”要求,加强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自有故事体系,在西方传播语境下突围,向世界展示多维度、深层次的国家形象。第三,发挥媒体联系各方的资源优势,引入当地政府、企业、社团等优质资源,丰富媒体合作内容。寻找各国媒体报道的交叉点,加大海外企业、机构和人物故事在当地的采访报道力度,让当地人了解、认识和熟悉“身边人”“身边事”,扩大“协作圈”“朋友圈”。
三是要共享成果。澜湄连六国,同饮一江水。随着长沙直飞航线、中老铁路怀化站点的开通,湖南与澜湄国家的文化交流、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在媒体合作方面,一是共享内容素材。各家媒体深耕当地,报道内容中有很多与相关国家、省市相关的内容可以共享。二是共享传播平台。各媒体可以通过“1+1”媒体资源互换模式,实现报道内容在彼此对象国家和地区落地。或通过“1+N”项目合作的形式,通过媒体联动,实现跨区域分发的矩阵传播效果。三是共享机制成果。在彼此尊重、互惠互利的前提基础上,各媒体要共同遵守合作机制,彼此提供支持和便利。通过联合举办线下国际展览、论坛等活动,创新选题叙事,积极与国际友媒开展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扩大传播辐射范围,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保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总体外宣和周边外交战略,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侨情资源等优势,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策划选题、设置议题、搭建话题,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国际传播工作机制。建立系统集成、条块结合、建用一体、灵活机动、协同高效的外宣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涵盖宣传、组织、统战、发改等40多个市级部门和5个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坚持“一国一策”精准有效传播,率先制定出台《保山市对外宣传联席会议机制工作规则》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着力构建阵地建设、媒体合作、社交互动、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立体化对外传播矩阵,一体化推进国际传播工作的开展。
搭建平台拓渠道,提高国际传播实效。开展“本土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大国正能量。开设脸书、推特、照片墙等61个海外个人账号,开通对缅传播微信公众号“伊江文化”,宣介中国发展成就、人民幸福生活。邀请央媒记者和海外社交平台网红等组成采访团莅保采访,用对象国语言开展对外传播,充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2年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召开,吸引了法新社、俄罗斯龙报、柬单网等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刊发报道超2600条,为科技赋能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保山积极向法新社、俄罗斯龙报、Shafaqna通讯社(伊朗)、柬单网、雪花新闻、华侨网等海外媒体“喂料”,相关信息阅读量超过2.4亿次。
用好华侨资源,推动民间交流合作。保山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同乡会、商会、协会等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亲情中华”等网上联谊活动,举办网上夏令营活动6期,印尼、缅甸和美国的896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深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搭建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采取实地参访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成功举办以“铭记历史·携手奋进”为主题的国台办重点线下交流项目。积极响应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活动,发动侨界人士投稿10余篇,从各个角度抒发爱党爱国之情。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爱云南i Yun nan”短视频征集大赛,报送在保外籍人士拍摄的短视频11部……
加强华文教育,筑牢民心相通根基。多年来,加大国门大学、中学、小学的建设力度,招收培养缅籍学生,培训缅甸果文中学初高中学生,选派保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教师到缅甸支教,常态化线上举办缅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坚持外派教师开展华文教育,撤回国内的部分外派教师继续为缅甸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提供网上授课服务。
(执笔:吴兴平)
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全球化和泛媒化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弘扬和谐友好、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打造共赢互利、民心相通各领域交往合作内容,精心策划实施“共饮一江水”系列宣传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区域性合作宣传,生动诠释中缅胞波情深、睦邻友好关系。
策划主题专栏讲好胞波故事。依托《胞波》(缅文)报资源,打造系列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视频号等6个覆盖海内外主要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实现实时、高效的传播。依托多元化的融媒体矩阵重点策划“胞波带您逛中国”专栏,通过小视角切入讲好中缅胞波故事,截至目前共发布主题视频23期,总播放量近4000万。
以音乐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策划“共饮一江水”系列宣传活动中,巧妙运用音乐元素,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是组织实施“全民K歌月光下的凤尾竹 2022中缅抖音挑战赛”;二是在“七彩云南·世界共享”2022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推出《月光下的凤尾竹》MV;三是与中新社云南分社在昆明市大观公园庾园M Time Space共同主办了“民歌大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德宏专场音乐会”,中央、省级30家媒体及海外平台同步直播。
深挖自然生态资源展示中国美好形象。配合CGTN《世界观察》栏目组,邀请联合国官员到德宏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采访活动。拍摄制作5集纪录片《走进滇西南生态秘境》,于2023年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重点策划了“云南德宏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菲氏叶猴诞下小金猴”“云南盈江:戴胜育雏”“亚历山大鹦鹉在云南盈江自然繁殖成功”等主题宣传,国内外30余家主流媒体用中、英、缅、老、泰等7国语言同步报道,触达观众超15亿。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共同举办了“七彩云南·美在德宏”石梯雨林特别直播活动,50多个国内外各类直播平台账号进行同步直播,国内外观众共计5800万人次收看了直播。
搭建平台深化中缅人文交流。充分利用目瑙纵歌节、泼水节、高端访问等重大主题外宣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开放合作多元的德宏。用好国门书社、中缅文化展示厅、中缅胞波友谊24小时智能图书馆等边境一线外宣平台,以及缅甸曼德勒、仰光等4个胞波书社,开展免费阅读、借书、赠书、培训等文化服务活动。举办“瑞丽—木姐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系列活动”“中缅边民大联欢”“中缅胞波狂欢节”等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增进胞波情谊。
利用Z世代与艺术把故事讲活。策划了“抖转新遗Z世代”、Z·Art“元宇宙”“中缅乐器线上对对碰”三个重点项目,宣传中缅两国非遗文化。2023年4月在北京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秘境之旅—德宏”元宇宙展,覆盖人群超3.2亿。成功举办德宏&成都“抖转新遗Z世代”音乐嘉年华活动,线上线下总覆盖人群超320万。
中共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临沧对缅宣传的区位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媒体技术储备优势,积极筹备成立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临沧市分中心,创新新时代临沧外宣机制,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建好“平台”。利用外宣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与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接续推出“大美临沧”“温度临沧”专题,提高了缅甸民众对临沧的全面了解;开设“走进缅甸”专栏,实现中缅文化双向展示宣传,实施临沧品牌“微传播”项目等。主动融入外宣大格局。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成立后,临沧积极筹备申请成立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临沧市分中心,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缅的影响力。
传承“友谊”。传承中缅传统友谊,举办中缅胞波友谊系列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临沧)—缅甸(腊戍)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摸你黑”狂欢节、“中缅边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中缅友谊歌会”“中缅阿数瑟联欢晚会”等特色节会活动,邀请缅甸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客商和友好人士到临沧参加活动,让缅籍民众进一步认知临沧、了解临沧,依托系列节庆活动增强了文化交流。
架设“桥梁”。2023年5月,第四届缅甸(腊戍)—中国(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暨缅甸(内比都)—中国(临沧)经济贸易展洽会在缅甸内比都举办。边交会期间,光明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发布多篇稿件,澜湄趴、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发布等平台立体化报道此次边交会,发稿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临沧以边交会为桥梁,为全力推动对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中缅边境共同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国门”。推进边境县国门书屋、国门文化建设工作,显著改善边境县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清水河口岸“边境之窗建设工程”,依托3个边境县及口岸,利用边境地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以及出入境大厅、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全方位开展国际传播,不断丰富完善边境对外传播的平台载体和形式。
推进“五通”。近年来,临沧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组织媒体专班策划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选题采写,稿件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传播,阅读量超600万。随着“五出境”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使中缅政商界的沟通交流不断深化,有力助推了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讲述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这条黄金通道,更好地向外宣传了临沧故事,极大地提升了临沧市对缅甸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水平。
(执笔:赵云璠 黄加江)
卢秀丽
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国际传播效能?近一年来,红河州统筹谋划,高位推动,进行了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有效实践和探索。
增强责任自觉,彰显思想引领。近年来,红河州大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2022年8月8日,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红河州分中心授牌;11月18日,红河传播矩阵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线……传播中以越南语、英语为主要方向,把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如中国红河蝴蝶谷“COP15蝶翩翩 生物多样展新颜”云上采访活动,境内外信息总阅读量超过13亿次。此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近一年来,依托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南博会、COP15第二阶段大会召开、弥蒙高铁通车等重大活动,红河州分中心开展国际传播1800余条次,在海外舆论场的热度和关注度持续提升。
创新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红河州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媒体联动机制、打造优秀人才队伍等措施,推动红河州分中心的快速成长。目前,红河州分中心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吉祥网、云南广播电视台澜湄国际卫视等中央、省级媒体的联动合作关系,实现国际传播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2023中越跨国春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期间,中央、省、州、县四级媒体联动,通过多方式多平台传播,总阅读量超过800万人次。在打造人才队伍方面,依托红河州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发展,构建起一支专业、年轻、充满活力的国际传播队伍。
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传播体系。为不断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红河州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做好对外宣传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媒体互访、青年交往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2022年8月,红河州分中心参与举办了国际青年“红河参访行”活动,来自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的10名在华青年到弥勒、元阳参观访问。2023年3月18日至20日,以“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2023年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怒江州举办。红河州绿春县拉祜寨村群众从脱贫到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一步跨千年”的故事,赢得来自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190多位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的点赞,国际传播效应凸显。
(作者单位:红河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