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黑龙江扎龙用心守护“丹顶鹤家园”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4日 18:00:11  来源: 新华网-地方频道

原标题:黑龙江扎龙用心守护“丹顶鹤家园”

题:黑龙江扎龙用心守护“丹顶鹤家园”

新华社记者杨喆、梁冬、张玥

从村里搬出快6年了,徐涛有时还会回去看看,尽管村子已不在了。村子原址有一棵被雷劈过的树,发黑的样子和徐涛记忆里一样,不同的是,这两年开始有鸟在其上筑巢。

徐涛今年46岁,家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镇赵凯屯,位于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这里是丹顶鹤的家园。

徐涛伴随着鹤鸣声长大,15岁前,对芦苇丛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村子没有通电,也没有路,出去常靠撑船,到有路的地方,要花3个多小时。

割苇子、打鱼,这是徐涛父母和大多数村民的生计。但随着人们活动的增多,“人鸟争食”“人鸟争地”的矛盾凸显出来,扎龙面临着抉择。

为了人与鹤共同生存的这片家园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将人与鹤分开,互不打扰,成为最优的选择。

2017年,徐涛与家人搬离了赵凯屯,一同迁走的,还有赵凯和塘土岗子两个屯近300户900多人。他们中的许多,搬到了政府新建的扎龙镇哈拉乌苏村泉畔家园小区。小区里多为四层小楼,还配有小型足球场和休闲广场,出门不远就是小学,村民们终于告别了“半与世隔绝”的生活。

虽仍有不舍,但徐涛说,心中更多的还是高兴。徐涛还成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巡护员,以新的身份守护着丹顶鹤。

在徐涛的手机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只丹顶鹤悠闲地站在一条船上,这条船正是过去村民打鱼的船,搬迁后已经弃用。

努力守护丹顶鹤和湿地生态多样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鹤类繁育和野化区服务中心,已有380多只丹顶鹤从这里被野化放飞,飞到了全国各地。

“我们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建立丹顶鹤物种基因库,扩大丹顶鹤的野生种群数量。”中心主任高忠燕说。

扎龙鹤类繁育和野化区服务中心还承担着动物救护的工作。在饲养房内,有两只小鸿雁正进食。工作人员说,这是不久前中心救助的。饲养房内还摆放着两张单人床,为照看这些动物,中心工作人员有时会住在这里,与鸟为伴。

因为热爱所以守护。自扎龙鹤类繁育和野化区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几代养鹤人在这里接续奉献。养鹤人中还有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根据徐秀娟事迹创作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至今仍在传唱。

“近年来,我们还建设了天地空一体化监管体系,保护区内鹤类等珍禽数量明显增加。”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郭玉航说。

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扎龙湿地一度面临缺水难题。自2009年开始,黑龙江省每年筹措资金用于扎龙湿地补水和生态监测,目前已累计补水约30亿立方米。保护区内苇塘、水域面积已从130平方公里扩大到600平方公里以上。

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不远处两大两小四只丹顶鹤正在悠闲觅食。“这是一家四口。”高忠燕指着这群丹顶鹤说。

这是我们的扎龙,也是它们的家。(杨喆 梁冬 张玥)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