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四向发力”!中央“组团式”帮扶为广南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1日 15:54:29  来源: 云南网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2022年7月,上海援滇医疗人才千里奔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开启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新征程。时逢广南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赶考之路,帮扶医疗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上、下、内、外“四向”发力,落地便开出“成效之花”,结出群众“满意之果”,为广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向上发力,架起“连心桥”

  帮扶团队专家们深化“云医疗”服务模式,推进“人在广南,问医上海”的实践。协调上级优势资源,先后邀请到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静安闸北中心医院等内科、感染科、消化科专家为患者开展远程联合会诊。“选派团队毕竟有限,而患者的就医需求是无限的,远程医疗为此提供了高效能补充,让先进技术下沉到基层。”帮扶医疗队队长、广南县人民医院院长袁旻健表示。除了“线上”会诊,帮扶医疗队进一步撬动后方资源,多次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专家团队到广南“线下”指导,通过技术带教、查房会诊、科研教学、业务培训等方式,结合临床课题实例举办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10余场次,建立临床医技科室科研网格体系,为医院“强筋壮骨”,实现医疗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双提升”。

  向下发力,畅通“民心路”

  为切实提高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把优势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帮扶医疗队实地走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以医共体平台为依托,为基层卫生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出谋划策。以特点定特色,为地方多发病、常见病开展针对性技术带教,进一步打造“一站式”救治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患者的看病就医格局。目前,城区4家公立医疗机构、21家乡镇卫生院以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的医共体已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上级专家的技术指导,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多赢的良好局面。”对此,黑支果乡卫生院院长谢相勇深有体会。

  向内发力,抓好“技术岗”

  好钢铸利刃,帮扶医疗队通过手术带教、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方式,将先进的技术水平“带土移植”,实现专家从术中带教到在旁指导的“松手”与医生在旁观摩到独立主刀的“上手”无缝衔接,神经外科、感染科、妇科由弱变强逐渐成为“尖刀”科室,实现多项“零的突破”,在三级医院定等评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技术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帮扶队队员陈炜认为,只有不断培养专科人才,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才能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截至7月,帮扶医疗队共开展右侧颞骨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颅底病变硬膜外入路切除术等5项新技术26例,填补了县级乃至州级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

  向外发力,培养“本地人”

  帮扶医疗队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创新带教方式,不断培养专科人才,实现“输血”向“造血”的帮扶转变。一年来,分两批次选派医护人员到上海市帮扶医院进修神经康复、康复疼痛专业,开展教学查房780余次,手术培训344人次,举办学术和培训讲座、培训班61次,培训人员2899人次,为全面培养“本土化”医疗团队夯实人才基础。

  “中央‘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整体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更加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医院管理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广南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敏认为,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既见人又见物、既输血又造血、既看当前又重长远,切实把技术能力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力和发展实效,让帮扶工作在句町故地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杨磊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