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剧毒!又有人吃完自己采的野生菌后住进了ICU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2日 17:42:00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没想到捡回来的是毒菌,差点命都没了。”11月22日,53岁来自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林名(化名)躺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病床上懊恼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捡菌吃了!”

  林名介绍,11月4日,自己在打工的木屑厂附近路边发现了这种黄褐色野生菌。“这个菌子跟我们当地经常捡着吃的‘滑滑菌’特别像,只是‘滑滑菌’大多是生长的树上,捡到的这种菌是长在路边。当时也没多想,下午炒熟后跟哥哥一起吃了。”

主治医生马秀英查看患者引流出的胆汁。

  5日凌晨,兄弟俩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于是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疾控中心接报后安排工作人员在其采摘的地方采了野生菌,经真菌分类学专家辨认可能为剧毒的盔孢伞。同时,工作人员将野生菌烘干后寄往中国疾控中心毒理实验室做菌种鉴定,鉴定为急性肝损害型的条盖盔孢菌。

  当地医生评估患者致死风险高,遂将患者转诊到省一院急诊科。进食毒菌较少的哥哥经评估后病情较轻,在急诊病房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进食较多毒菌的林名病情急剧恶化,收住医院内科ICU。

  省一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主治医生马秀英介绍,条盖盔孢菌,又称条盖盔孢伞,是典型的木材腐朽真菌,是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晚春至初夏、晚秋至初冬最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该菌种含有鹅膏肽类毒素,与剧毒的鹅膏、环柄菇一样可以造成患者急性肝损害,致死率极高。

  针对患者危重病情,省一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肝胆外科、MICU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后给出专家意见:考虑患者为含鹅膏毒肽蕈类中毒,该毒素存在肠肝循环,即使很小的毒素剂量在肠肝循环下不断放大毒素效应,加重肝损害,引流出有毒胆汁加综合治疗后才能较迅速恢复健康。

患者采摘的条盖盔孢菌。

  于是在出血风险极大的情况下,11月8日,省一院内科ICU在医务处备案后,与患者家属沟通采取了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成功引流出黑色浓稠的毒胆汁。第二日,患者肝功、凝血功能明显恢复,手术穿刺没有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准备出院。

  对此,马秀英表示,经过多年探索,该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在急性肝损型菌中毒诊治方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体化综合诊治方法,已成功救治多例重症患者,并成功注册了“通过胆汁引流中断毒素肠肝循环救治含鹅膏毒肽蕈中毒致肝衰的临床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规范的研究数据来呈现含鹅膏毒肽蕈类中毒致肝衰竭诊治方法得到推广应用,救治更多此类野生蕈中毒患者。”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