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南边陲,澜沧江畔,葱郁的古茶林在云雾缭绕的景迈山肆意生长,一股悠悠茶香从这西南一隅飘向全国。
“茶妈妈”是当地人对杜春峄最亲切的称呼,她将她半生时光和汗水倾注在了这片万亩茶林中,将有千年历史的澜沧古茶打造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
与茶结缘
1966年,年仅16岁的杜春峄来到云南西南边陲的景迈山学习种茶和制茶技术,并成为景迈茶训班主要成员。从此,杜春峄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成之后的杜春峄成为澜沧县茶厂的一名员工。1977年,由于出色的表现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她成为茶厂主管生产和技术的副厂长。
1998年,没能适应时代环境改变的澜沧县茶厂宣布破产,但杜春峄的制茶事业并未就此止步。茶厂破产后,她毅然带领一帮员工“下海”,组建了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她被推选为董事长,负责公司整体运营。1999年,澜沧古茶建立了公司产品档案室,产品从原料入库、过程生产到出厂全环节信息均有迹可循。澜沧古茶这一品牌也从此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以妈妈之心守护古茶林
2007年,普洱茶热潮汹涌扑来,为了能够赶上市场的这头热浪,大小茶厂开始遍地开花,过度采摘和盲目扩张损伤了古茶树的根基。看到这一幕,杜春峄心急如焚,她提出,采古树茶要一年留一季,给古茶树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保证景迈山古茶林可持续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几十年来,杜春峄像妈妈养育孩子一样养护着这片古茶林,她创立了“春億古茶会”,养护古茶树4000多株,她也像妈妈一样,带领原澜沧县茶厂的员工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自此人们都亲切地唤她“茶妈妈”。
用传承和创新将茶做到极致
在杜春峄的带领下,澜沧古茶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普洱茶大多为饼、砖、沱的形态呈现,如今,普洱茶粉、茶膏等产品琳琅满目。
近年来,杜春峄紧跟时代步伐谋求创新突破,顺应高端化、细分化的消费需求,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结合不同地区消费习惯,研创出陈皮普洱、橘红普洱等特色产品,推出茶妈妈杯装茶、袋泡茶等系列年轻化、轻便化的产品,拓宽了消费群体。澜沧古茶成为《航天级食品 新会小青柑皮普洱茶》标准制定者。
2009年,杜春峄开始布局全国。澜沧古茶在广州成立了全国营销中心,销售网络和终端体验服务体系陆续覆盖全国省级行政区。2015年,澜沧古茶在普洱市建设品牌中心体系。如今,澜沧古茶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成为中国第三大普洱茶公司,带动当地9000户茶农45000余人脱贫。2023年 12月22日,澜沧古茶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中国普洱茶第一股”。这一年杜春峄已是73岁高龄。
“传承能够延续寿命,创新能够创造生命。”杜春峄认为,传承与创新二者应当紧密衔接,缺一不可。传承是责任和使命,养护好现有资源、传承好前人的工艺技术,才能让普洱茶具有生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融入新的思想和理念才能让普洱茶焕发生命力。杜春峄说:“以后还要紧握时代脉搏,再改进、再创新。”
云南网记者 吕赵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