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云南众多的美食中,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作料,不生活,麻、辣、鲜、香,样样好味!云南是名副其实的“香料王国”,拥有超400种香料植物,约占中国香料植物种类的一半。这些香料,丰富了菜肴的味道,是云南菜独特风味的灵魂,也让云南人的生活更有滋味。小作料,大世界,今天起让我们一起领略云南作料的魅力,探寻小作料背后的产业故事。
在云南,花椒鸡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肴。这道以鸡肉为主料的美食,因为香浓、麻足的花椒而变得层次丰富、回味无穷,味道麻辣鲜香,直击味蕾。
麻、辣、鲜、香,一味“麻”为各种菜肴增添了独特风味。花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在云南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云南是中国种植花椒的原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从种植面积和产量看,金沙江流域的昭通、丽江、楚雄3州(市)是云南省花椒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云南花椒主要分为红花椒和青花椒,麻味纯正、香气浓郁、色泽鲜艳,云南的花椒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云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2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云南省“十四五”花椒产业发展规划》,旨在加快云南花椒产业发展,构建“一带两园三中心”花椒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到2025年,云南省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将实现干椒年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昭通是全省最大的花椒产业带,花椒产业面积155万亩,约占全省产量的60%。2023年,昭通花椒实现产量7万吨,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截至目前,昭通市已打造了“牛栏江”“椒原堂”“梭山青花椒”等知名品牌,拥有“鲁甸青花椒”“永善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花椒产业覆盖昭通7个县区60余万人,是昭通各族群众“麻”上心头的致富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视察鲁甸地震灾区时,曾提到鲁甸花椒“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作为昭通花椒产业核心示范区,近年来,鲁甸县大力推进花椒产业发展,并在林间套种水果仙人掌,林下养殖“椒林鸡”,走出一条特色“椒”香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鲁甸县已建成龙头山镇万亩花椒基地、小寨镇至龙头山镇峡谷10里花椒长廊等25个科技示范样板,花椒成为当地“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2023年,鲁甸县32万亩花椒产业实现产值9.7亿元。
椒浆酒、花椒精油皂、花椒牙膏、花椒洗发露、花椒精油……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的云南泰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为打通产业链,提升青花椒的产品附加值,竭力做好青花椒的精深加工。青花椒除了原有的调味作用外,还“摇身一变”,成为集日化、保健、食用于一体的“全能王”。
小花椒,大产业,一粒花椒“麻”上心头,也为云南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增添一抹“麻香”。
统筹:张正
策划:杨吉娟 赵家琦
记者:杨吉娟 周鑫
制图:周芯如(实习)
图片来源:昭通日报 鲁甸县融媒体中心 大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