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普俊
基层作为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政策效果的好坏。为基层减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也是一场需要不懈奋斗的持久战。我们必须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基层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高效地解决群众的难题。
以“精”为指引,为基层营造高效环境。基层是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政策实施的落脚点。我们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重点,力求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要优化会议安排、提升会议效率、缩减文件数量,努力营造一个更加高效、清新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基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实”为根本,促进基层干部扎实干事创业。基层干部作为直接与群众接触、服务群众的前线工作者,其工作表现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广大基层干部要把责任和担当落实在为基层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等各项任务中。要以常态化走访和调研为抓手,深挖问题根源,持续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提升为民服务的温度,真正干出群众满意的业绩,为基层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基层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干”为核心,激励基层干部大胆作为。基层减负,旨在激发基层干部的干劲和活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项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容错纠错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抛开“包袱”、放开“手脚”全心投入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基层干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动基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