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高祎祎)12月19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做客《金色热线》直播节目,记者从节目中获悉,在“十四五”期间,云南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初显。通过顶层设计,全省已形成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蓝图,截至目前,全省16个州市的生态修复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129个县(市、区)的相关规划也已启动并逐步实施,部分区域已见成效。
省自然资源厅设置了五大生态修复分区,布设了47个重大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等领域。其中,抚仙湖和大理洱海的山水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方面,红河、昆明等地的项目已全面实施,大理的修复项目也于今年获批,并计划在“十五五”期间继续推进重点工程。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全省需完成15万亩生态修复任务,目前将完成16万亩的生态修复任务。
云南省的生态修复工作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创造了显著的生态产品价值。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程与城市公园、农文旅项目等结合,既满足了群众的休闲需求,也带动了高原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坚持统筹谋划和系统治理的理念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从顶层谋划上,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上,结合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综合整治模式,把生态修复的增减挂钩相关的政策全部整合在一起;强化项目的全链条管理,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可行性研究、监理、评估验收及最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确保修复成效最大化;在技术标准方面,将依托高校和科研团队,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设立重点实验室,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态修复实践,强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的方式,确保修复后的土地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为全省生态修复工作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