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田野上的“黄金屋”丨番茄支书的“富脑袋”计划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12:24:57  来源: 大河网

原标题:田野上的“黄金屋”丨番茄支书的“富脑袋”计划

编者按:麦浪在风里翻涌成书脊,炊烟在暮色中勾勒出页码。当油墨香与泥土味在乡间相遇,散落于河南大地的每一座农家书屋,都化作生长在田野上的“黄金屋”。即日起,《田野上的“黄金屋”》主题报道走近散落在阡陌间的阅读微光,探访那些不囿于砖瓦的“黄金屋”,看它们如何让土地也长出思想的“麦穗”。

“番茄支书陈保超,满脚是泥的人也能满眼是光。”

这是开封市兰考县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在网络上的个人ID和简介。

初见陈保超,他松针般硬朗的圆寸头格外醒目,如同黄河边上泥土一般的肤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条粗犷大刀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当笑意浮现时,眼角的皱纹如同白云山村蔬菜大棚上被风吹起的波纹,荡漾着一位豫东汉子的质朴与坚韧。

2017年,陈保超在还不是“番茄支书”的时候,就一直在为如何带领村里百姓致富而伤脑筋。“农民致富肯定还是要靠农业,白云山这片盐碱地适合种啥?”陈支书决定找专业的人来找答案。

“那时候我就决定城里的生意不干了,回来带着村民们开始做高效农业。我们多次去山东学习,高效农业要有高科技的支撑,只有多学多看才能学深悟透。”陈保超回忆起这些年的“来时路”时说,“农业种植上有很多弯路,老百姓走太多弯路会吃不消,为了不走弯路,我们坚持找专家、啃书本、学技术。”

陈保超与白云山村村民在蔬菜大棚中感受番茄丰收的喜悦。

6年的努力,陈保超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村人均年收入从0.3万元提高到了3.9万元,打造出豫东地区最大的番茄种植基地。“富口袋”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陈保超并未止步,他清醒地意识到:“富口袋”只是第一步,还得“富脑袋”!只有让村民自主学习更多的农业种植技能,才能让白云山村这条致富路走得更宽、更远。

2021年,“和美乡村”建设启动,陈保超在规划时特意在村里留出了学习空间,还带头捐出2000余册书籍,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村的阅读网格,“白云书院”应运而生。“要让白云山村的村民抬头见绿、低头见书,要把阅读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陈保超始终不变的初心。如今的白云书院,也在逐步转型为乡镇干部培训基地,为兰考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白云山村配备的电子阅读机。

眼下,即使是在农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也已经普及。随着国家数字图书馆App的宣传推广,白云山村配备了一台电子书借阅机,村子里飘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陈保超体验过这些读书设备后发现,即使身在“白云”间,也能遨游书海,更能借用这些数字化手段来破解当前如何帮村民“富脑袋”的难题。

于是,陈保超立即发动白云山村民下载这款读书、听书App,让大家通过这一途径来免费收听、学习农业技术相关课程。与此同时,为了不让这些举措最终流于形式,陈保超充分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频繁更新短视频内容。“一方面为了记录我们村日常工作,同时也向全国网友宣传咱村里的番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这种网络宣传带动村民农业种植的积极性,让大家有种集体荣誉感。”陈保超说。

4月28日,陈保超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当阅读的春风吹过白云山村这片盐碱地,村民们正在完成从传统农民到“新农人”的蜕变,乡村振兴梦真正在“白云间”落地生根。(刘思嘉)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