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立体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助力咖啡产业发展——解锁保山咖啡精品率提升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 07:19:25  来源: 云南网

  初夏时节,在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澡塘村辛家山千亩咖啡基地内,最后一茬咖啡花绽放,与香蕉、芒果、灯台树等相映成趣。在立体复合生态种植、水肥智能管控、物联网平台等创新技术的加持下,这里出产的小粒咖啡精品率不断提高,通过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思路走向了全球市场。

  基地内,来自全球不同产区的21个咖啡品种,在各种乔木庭荫树下茁壮成长。“我们根据小粒咖啡较耐寒、需水肥、喜遮蔽等特性,与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咖啡研究团队合作,研发出固氮菌和木豆间作耦合种植方式,上层适当种植庭荫树,中层种植咖啡,下层种植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等植物。”漫步咖啡基地,保山市潞山云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江春边走边介绍,咖啡精品率提升的“立体密码”跃然眼前——立体复合生态种植模式构建了“会呼吸”的咖啡基地。

  立体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将氮素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化肥使用量和病虫害,提升土壤利用效率,还套种产量高、投产快的香蕉、紫花苜蓿等作物实现增收。“立体复合生态种植能改善生态小气候,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香蕉年均亩增收2400元左右,紫花苜蓿年均亩增收400元以上,短周期作物反哺咖啡种植,形成‘以短养长’的良性循环,实现咖啡基地生态化、立体化发展。”杨江春介绍,“示范种植取得成功后,公司根据影响咖啡味谱的土壤、海拔、气候等因素规划建设直营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咖啡7000亩。我们还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设隆阳区千亩咖啡蜂授粉示范基地,300箱意大利蜂组成的‘授粉大军’让咖啡结实率达到92%,相比单作模式的75%有了很大提升,让每箱蜂年增收800元。”

  咖啡基地内,气象检测站、土壤温湿度监测传感器、蓄水池、灌溉管网等设施一应俱全,科技感十足。“我们制定了小粒种咖啡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研发了咖啡智慧灌溉管理云平台水肥自控系统,安装37个传感器,修建23个蓄水池,对基地进行全覆盖。”杨江春手持智能手机展示,通过水肥相融、滴灌均匀、定时定量的标准化管理,咖啡品质和工作效率实现了“双提升”。

  咖啡基地建设之初,公司便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优选21个品种种植,并打造“辛家山庄园”“潞见山影”“星空下的阿拉比”3个自有品牌。近几年,公司积极研发新品种、新业态、新模式,先后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从咖啡选种、种植、管理、采摘、鲜果处理、品牌塑造等全过程、全要素下足基础研究功夫。如今的辛家山咖啡基地,管道网络纵横,传感器实时“把脉”墒情,无人机穿梭运输,智慧农业场景随处可见,为咖啡种植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

  杨江春介绍,经过5年的发展,公司逐步走上了“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良性循环路子。随着“智慧咖啡App”建设不断推进,咖啡数据库不断完善,生长调控、数字化采样、产品单品溯源等关键环节应用示范加强,全产业链环节数据实时监测采集成为现实,正逐步走上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的转型升级之路,为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发展持续注入生机活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