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视频】高原鲟鱼“跃”国门,云南养殖杂交鲟鱼实现首次出口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23:03:15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 摄像 王涵 张小华)7月18日,一批重8吨的活鲟鱼在昆明海关所属思茅海关的监管下启程运往越南,这是云南淡水养殖杂交鲟鱼的首次出口。

  作为鲟鱼主要原产地之一的中国,经过20多年的人工养殖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食用鲟鱼养殖产地。杂交鲟鱼是通过人工育种技术,将不同品种鲟鱼的优质基因进行科学杂交培育而成,相较传统纯种鲟鱼(如西伯利亚鲟)具有可食用、生长周期更短、品质更好、经济价值更高的特点。据悉,目前我国养殖的鲟鱼中有90%为杂交品种。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优越的地理与自然条件,让澜沧江漫湾段百里长湖水域溶氧充足,水质清澈,成为鲟鱼天然的养殖场。

  “我们的鲟鱼肉质鲜美、个头大,在国内很受欢迎。最近有越南的客商主动联系我们,有意向与我们签订总量3000吨的鲟鱼订单,这是我们第一份海外订单。”景东盈利渔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苏美红正蹲在网箱边仔细观察鲟鱼的生长情况,同时对网箱周边环境进行观测。“现在鲟鱼已经长到了3到6公斤,是肉质最好的时候,我们想尽早把首批鲟鱼发运出去。”

  为帮助企业顺利出口鲟鱼,推动中越经贸关系向更高质量发展,思茅海关结合鲟鱼养殖特点和出口鲜活鱼类相关要求,“一对一”指导帮扶企业逐项建立养殖、包装、防疫、饲料和药物存放及使用等专项管理制度,顺利通过出境水生动物养殖企业注册登记考核。同时,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规范养殖管理,最大程度满足鲟鱼生长环境的需求,鲟鱼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得到提升。

  “在出口环节中,鲟鱼的‘常规体检’必不可少,我们按照监管计划实施出境水生动物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控,通过抽取鲟鱼样品送实验室进行疫病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物质监控,确保质量安全。”思茅海关稽查科副科长杨达夫说。

  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精准的检验检疫技术构建鲟鱼养殖的“双保险”,助力鲟鱼轻松“跃”国门。“首批杂交鲟鱼迎来顺利出口,我们开拓市场的底气更足了,后续我们将继续按计划完成剩余批次的订单交付。”景东盈利渔业有限公司经理张涛表示,老挝是企业下一个鲟鱼出口目标市场,企业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让高原鲟鱼畅“游”海外。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