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玉溪市江川区的孩子们迎来了特殊的“成长加油站”。近日,由江川区群团联盟、区关工委联合打造的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14个托管点位遍布全区各乡镇(街道),420名少年儿童将在为期两周的托管服务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更让职工家庭卸下了暑期“看护难”的重担。这项已持续四年的民生工程,如今已成为江川服务群众的闪亮品牌。
民生温度:从“看护难”到“放心托”
每天早上8点30分,江川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里暖意融融。
“平时上班根本顾不上孩子,暑托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家长李婧宇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在她看来,托管班不仅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更设计了书法、体育、手工等丰富课程,“时间安排特别合理,我们接送也方便。”
这样的场景同样出现在浪广社区的托管点。欢声笑语中,学生李俊愉正和小伙伴们规划着下午的篮球赛。“去年我就来了,老师会教书法,难题也能随时问,课外活动更是多样。”连续两年报名的他,早已把托管班当成暑假的“快乐根据地”。
从城市到乡镇,江川的暑托班始终以“按需供给”为导向。在星云街道下营社区的开班仪式上,江川区妇联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服务细则,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逐一亮相,防溺水安全宣传片的播放让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效,这种“朋辈教育”模式已成为江川托管的特色品牌。
“这里有喜欢的老师和伙伴,能学知识还能玩游戏,每天都盼着来。”学生史雪丽的童言,道出了托管班的魅力所在。
青春力量:志愿服务绘就成长双行道
“我会用专业特长带孩子们做手工、学绘画,陪他们过个有意义的假期。”志愿者杨卓的话语里满是期待。在江川的暑托班,像她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今年共有50余人,他们既是课程的组织者,也是孩子们的陪伴者。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为困难家庭孩子筑起爱的港湾。”江川区妇联主席张琪介绍,通过搭建“返家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既解决了托管师资问题,更让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构建起“人才反哺基层”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江川已累计招募193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用青春活力为暑托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长效机制:四年坚守铸就服务品牌
从2022年的探索起步,到2025年的规范运行,江川区暑托班已走过四期历程,服务学生及家庭达1040人次。从最初的几个试点,到如今覆盖全区的14个点位;从单一的课业辅导,到集“课业+兴趣+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江川不断优化托管模式,保留各点位特色课程开发,实现“规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暑托班不仅是一项便民举措,更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江川区群团“联盟”轮值主席、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史圆表示,通过群团联盟统筹、部门联动发力、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江川暑托班已从单纯的托管服务,升级为包含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辅导、困境儿童关爱等内容的综合服务体系,江川正将暑托班打造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样板工程。未来,江川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让更多孩子在暑期收获成长,让更多家庭感受到民生服务的温度。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丹 陆燕 龚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