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铁牛鲤鱼”新滋味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08:16:52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原标题:“铁牛鲤鱼”新滋味

□本报记者 祁道鹏

郑州黄河岸边,张铁牛做的大鲤鱼是一绝,远近闻名。

“冲的既是渔家美食,更是黄河文化。”7月17日晚,郑州市惠济区后刘村,“铁牛渔家”食客络绎不绝,从外地到郑州看黄河的游客李宁与家人慕名前来品尝这道“硬菜”。

现场掌勺烧制黄河大鲤鱼的张铁牛说:“从我爷爷那时起就在黄河一带打鱼卖鱼,后来为了保护黄河生态搬离河道,钻研起了豫菜美食。”

说起如今的新生活,祖辈都是渔民的张铁牛感慨。

张铁牛忘不掉过去那光景。“人与黄河相依相生,从最初的打渔到后来在渔船上经营渔家乐餐馆,最多的时候光南裹头附近就有六七十家。人气越来越旺,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却越来越差,小时候那种鱼鸟成群的景象也越来越少。”张铁牛回忆。

着眼黄河流域生态长效保护治理,2019年以来,郑州市纵深推进沿黄滩区综合整治,拆除违章设施、各类别墅项目,清退大批小散乱污企业,包括河道内的农(渔)家乐、鱼塘等全都实现有序退出,沿黄滩区“四乱”实现“动态清零”,沿黄1800多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到位,花园口断面水质连续五年达到Ⅱ类。

大河之畔,岸绿景美,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增至290多种。“生态向好,黄河水质更佳,鱼类明显增多。人与河的关系,就像鱼跟水一样。”世代伴随黄河晨昏潮汐,张铁牛总结出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

黄河岸边开启“渔家”新生活。这两年,渔民张铁牛的变化也不小,不仅在黄河南岸的后刘村安了家,还凭借一手黄河大鲤鱼的秘制做法,将农家小院美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传承的是黄河渔民祖辈留下的烧制技艺,为此还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鱼吃出了更多的文化滋味。”张铁牛笑着说。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