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旅游”展魅力
□本报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被黄河母亲温柔环抱的三门峡,正发挥着独有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蝶变。
每年冬季,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为1.6万只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仅在天鹅湖湿地公园越冬的大天鹅最多时就达5000余只,这里也是全国大天鹅最集中的区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到此观赏拍摄。
因此,三门峡成为国内首个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的城市。2023年1月,三门峡天鹅湖旅游度假区获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横渡母亲河、沿黄国际自行车邀请赛、黄河桨板赛……刚刚过去的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以“中流砥柱·幸福黄河”为主题,精彩纷呈的系列文化、旅游、体育及经贸活动,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入夏的傍晚,三门峡涧河上漂游着彩色的龙舟,伴随着汉服巡游、画舫古乐演奏、火壶飞龙等沉浸式演艺,“夜游、夜宴、夜演、夜娱”联动起黄河生态廊道、天鹅湖景区,成为三门峡“可逛、可玩、可忆”的文旅夜经济新地标。
七彩铁花秀、向云崖轻奢营地、亲子欢乐时光、盛夏送清凉……在陕州地坑院景区,消夏纳凉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届,参与游客达百万人次,已成为地坑院的夏日特色品牌,游客消夏夜游首选。
随着渑池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虢国墓地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函谷关5A级景区创建……依托206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三门峡正将城市自然山水人文串联起来,服务百姓休闲游憩健身,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让市民和游客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