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看,指尖蜜语中的文化自信——楚雄这场宣讲解码千年彝绣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 14:38:17  来源: 云南网

  当千年彝绣遇上现代时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指尖技艺联结乡村振兴,又能“绣”出怎样的幸福图景?8月1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彝绣产业园,用“一针一线”串起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与实践故事,让彝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互动中愈发清晰。

  一针一线,绣出文化传承的时代答卷

  “彝绣承载的是基因和血脉,蕴藏的是智慧和共同记忆。”宣讲员范佳是云南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讲师,他从千年彝绣这个切口破题,深刻解读楚雄彝绣背后的文化力量、文化密码、文化自信。他说道,楚雄彝绣要抓住“科技+非遗+市场”突破口,走出一条“传统更传统、现代更现代”的特色路径。

  宣讲员、楚雄州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周兵,对楚雄州发展彝绣产业的政策举措及成效进行了解读。周兵介绍,楚雄州成立了由宣传部门牵头的彝绣产业专班,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全国创新推出“彝绣贷”“彝绣邮”等11项延链补链措施……

  政策保驾护航,彝绣产业锦上添花。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突破11.3亿元,全州彝绣经营主体从538户增至2233户,绣娘数量从5万余人增长至6万人,为2000多名残疾人提供稳定收入。今年上半年彝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9%,产值7亿元,小小绣花针绣出亿元“大产业”,楚雄彝绣成为全球文化交流新名片。

  一城一园,筑就产业振兴的实践舞台

  “随着楚雄彝绣品牌的持续打造,彝绣自主品牌效应反哺彝绣产业发展,激活产业活力、丰富文化内涵、放大文化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身为楚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宣讲员赵丽以彝绣品牌打造和产业园建设为切入点,讲述了基层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

  赵丽介绍,彝绣产业园从产品设计、加工制作、文化体验、培训研学到旅游打卡、旅游消费,为推动彝绣产业从分散化经营走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同时,楚雄市还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让“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

  “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收入增加了,人生价值也体现了,彝绣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产业。”赵丽说。

  一业一人,讲述创新驱动的奋斗故事

  宣讲员罗珺是云南咪依噜民族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分享了自己对彝绣的情怀与感悟。“我的彝绣情怀,始于外婆给我绣的裹背上的马樱花。那是祖辈的智慧、族群的记忆、情感的密码。”她说,我不能让有着千年历史的彝绣技艺随着时代发展而失传,我要把它做大、做强,让彝绣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

  宣讲员张丽琼的故事,充满了文化传承的温暖。“2004年时我是楚雄州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一套庆典彝绣礼服直击我内心深处,随后我辞去工作,拜师学艺。”现在,她开发的“彝药香囊”成了网红产品,150多款文创产品销售火爆……“未来,我还想培养绣娘主播、申报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因为乡村振兴的画卷,需要千万根彩线共织!”

  宣讲员何开美,用“针法”讲述自己的“逆袭故事”:“‘破茧针’让我从街摊卖30元绣片,到开起百万元营收的公司;‘创新针’让我学会用抖音带货,把蝴蝶纹绣上牛仔包;‘共富针’让我带动300多绣娘就业,看着她们盖新房、供孩子上学,我也很开心。”她的话朴素却有力,道出了彝绣产业最动人的底色。

  一问一答,互动交流碰撞的思想火花

  交流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大家争相举手提问,智慧的火花在问答间不断绽放。

  “请问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彝绣民族文化产业?”理论工作者张红兰的提问直击核心。“在彝绣发展方面,有哪些更好的举措或政策?”彝绣企业代表李长征关心政策支持……

  没有单向灌输的枯燥,这场宣讲更像一场热闹的“绣娘研讨”。在针脚与政策的对话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里,彝绣承载的文化自信之光愈发耀眼。正如一位绣娘在感言中所说:“这场宣讲让我明白,彝绣不只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更是我们这代人可以打拼的事业。”

  云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李朝斌 赵文丽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