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乡村行 看振兴 | 维西县塔城镇:生态美 产业兴 民族亲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07:27: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找准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通过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乡村旅游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立体答卷”。

  位于塔城镇的维西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是唯一能让游客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的地方。由于国家公园以保护为主、经营为辅,游客只能在上午时段入园观察滇金丝猴。

  每天上午,护猴员余建华吹响猴哨,滇金丝猴就会结伴而来,享用护猴员为它们精心准备的食物。晚上,余建华还要护送它们返回大山深处,并记住它们栖息的位置,为次日寻找滇金丝猴做好准备。

  如今,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内常见的野生动物多达250种。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数量从最初的4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三四百只。目前,塔城镇森林覆盖率达83.93%,覆盖率最高的巴珠村达90.2%。

  塔城镇因地制宜地推进自然资源保护,走出了一条资源有效保护、社区平安和谐的发展之路,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赢。

  傍晚,塔城镇启别村的慢来悦民宿宁静祥和,客人们围坐在小院中,享受惬意的时光。

  “塔城镇田园风光优美,离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等景点很近,还可以深度体验乡村生活,进行户外徒步、蔬果采摘等,所以民宿生意还不错,经常满房。”民宿负责人和艳群说,“塔城的冰酒、野生蜂蜜、松茸等特产很受客人欢迎。虽然现在还未到松茸季,但我已经收到1000多个订单了。”

  依托秀美的田园风光、深厚的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塔城镇打造深度体验旅居项目,在原本简单的“农家乐”“乡村游”基础上加入亲子研学、农事体验、上山采摘、非遗等元素,提升启别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塔城镇现有酒店民宿157家、特色农家乐120余家,年均接待内地游客13万余人次,带动900余人从事旅游工作。

  “你怎么会讲纳西话呢?看名字你是藏族呀!”在塔城镇启别村委会,听到工作人员此里央嘎耐心地用藏话和纳西话为游客介绍旅游路线,前来咨询的丽江游客惊讶地发问。

  此里央嘎笑着回答:“我的朋友来自好几个民族,大家平时在一起经常会相互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文化,我会说纳西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塔城镇有傈僳族、藏族、纳西族、汉族等8个世居民族。长久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包容、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塔城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庆祝传统节日、建设文化设施等措施,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

  此里央嘎说:“在傈僳族的‘阔时节’,你可以看到藏族、纳西族、白族等民族的村民穿着各自的传统服装一起跳傈僳族的‘阿尺目刮’,大家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2024年,中共塔城镇委员会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塔城镇党组书记陈涛说:“我们坚决维护和巩固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塔城镇,生态保护不是束缚发展的枷锁,而是振兴乡村的密码;民族文化不是陈列馆里的遗产,而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旅游产业不只是增收的手段,更是连接外界的桥梁。塔城镇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内涵,也提供了一份可复制的“塔城样本”。

  云报全媒体记者 彭少杰 张帆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