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节点卤鸡伴手礼销售火爆,美丽公路串起田间地头与市场景区,路网沿线布局产业铺就联农带农通道……近年来,弥勒市依托“一机场、两高铁、多高速”的综合交通优势,积极探索路衍经济发展新模式,让交通动脉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盛夏时节,弥勒市江边乡南盘江腹地的4.7万亩芒果园里硕果累累,香气四溢。
“多亏产业路和国道的通达,我们分拣装箱后的‘江小芒’商标芒果,当天就能发往全国各地。”站在平地村刚竣工的5.1公里产业路旁,江边乡副乡长张卓感慨地说,全乡累计修建了6条总长26公里的芒果产业路,大幅提升了果农管护效率和果品运输速度,打破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
道路的通达,引来了瑞滇、展雁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江边乡建成的万亩芒果示范园,每年用工量达2.8万个,支付劳务费600余万元。农户在获得工资和地租的同时,还能学习芒果种植技术,实现了“打工增收+技能提升”双赢。今年,全乡芒果产量预计达7600余吨,可实现助农增收2000余万元。
不只江边乡,虹溪镇利用位于广昆高速、泸弥高速、弥玉高速等重要线路20分钟交通圈内的区位优势,吸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集聚建厂,推动运输链向物流链、产业链升级,形成“三个万亩”“三个亿元”的产业态势。西三镇在公路交通网沿线因地制宜布局10余个特色产业基地,涵盖蔬菜、水果、林下种植等多个品类,同步配套农特产品分流、分拣中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万余元。
借助全市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以及云桂铁路、弥蒙铁路与滇中城市群的快速联通,弥勒市引进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产品加工、研发,再到销售的完整闭环。
依托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弥勒市积极打造路衍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各类农特产品向加工端、流通端、商贸端延链升级,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驶入“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弥勒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对全州贡献率为17.1%,居全州第一位。
路衍经济的“穿针引线”,也为弥勒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在做好国省干线公路等骨干交通网维护,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交通旅游信息服务,实现旅客“快旅”的基础上,弥勒市着力将东风韵小镇、可邑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锦屏山风景区、万亩葡萄产区等景区“串珠成线”,以“节点突破、环线建设、区域发展”模式打造“慢游”风景道。仅西三镇旅游环线就推出了40余家农家乐、30余家民宿客栈,开发了自行车骑行、越野跑等多种森林运动养生新业态,让游客可以深度体验乡村风情。
弥勒市还积极发展低空经济,依托弥勒东风机场,拓展飞行培训、高空跳伞、飞行表演等业务,吸引5家通航企业进驻。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第二大轻型飞机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飞机制造生产线,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也为路衍经济发展开辟了全新领域。
“今年,我们还将投资1700余万元做好可邑小镇、东风韵等旅游片区连接点主线、支线公路的养护,并完成好105.90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15.9公里重要县道‘四改三’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织密公路网,从而带动沿线增收,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弥勒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