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双江:产业+农旅 乡村“玩”出富裕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8:12:37  来源: 云南网

  走进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的树莓园,果子挂满枝头,风一吹,满是清甜的果香。游客们挎着小篮穿梭林间,笑声混着果香飘得老远,这口新鲜的味道藏着双江把“农”和“旅”拧成一股绳的巧心思。

  “你们摘果子得挑颜色深的,不然口感会有点酸。”种植户王应琴在园里来回走,时不时提醒游客。为了这口“生态味”,她一直坚持有机种植,不洒农药、不用化肥,把树莓这“洋果子”种成了当地的“人气担当”。如今的树莓园早不只是种果子的地方,成了游客打卡、体验采摘的好去处,一颗小果子,串起了“农业+旅游”的新路子。

  双江的乡村热闹,可不只树莓园。在沙河乡景亢组,另一种声音正在唤醒乡村,那是佤族鸡枞陀螺呼啸旋转的声响。这个假期,东等村的佤族同胞带着鸡枞陀螺走进景亢组,村寨之间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游客来了,可以体验制作过程,也能把成品带回家,它已经是我们的产品了。”允俸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艾蕊说,古老的陀螺,在现代旅游中重新转了起来,也转出了双江人“文化资源变发展资本”的智慧。

  乡村要“火”,更要让乡亲们“富”。在沙河乡邦木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兴林的直播间里,茶香飘向了全国各地。

  “我们‘邦木小支书’抖音号播了486场,平均每场超2万人看,单场最高卖了131万元。”唐兴林说起直播数据,满是骄傲。这486场直播,不光是让深山里的茶叶走出了大山,更给555户茶农搭了座“致富桥”。村里用“村党总支+合作社+村集体+电商+农户”模式,把大学生、村干部都拉进直播团队,一起帮乡亲们拓销路。

  茶农李老开提起这事儿,脸上藏不住笑,“以前茶叶愁卖,现在通过合作社,销路好得很,家里的7、8亩茶地,一年能卖3、4万元。”

  踩着“产业”和“民生”的节拍,双江把特色资源挖透,把“农文旅”的文章做活。一颗树莓、一个陀螺、一场直播……看似微小,却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田里有好产业、村里有好风景、村民兜里有钱花,双江“农业强、乡村兴”的蓝图变为了现实。

  云南网通讯员 金维娜 张正霖 陶红 张智新 李贞涛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