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有办法”,这是群众对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栋综治中心的共同评价。
作为景洪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的“试点”之一,嘎栋街道综治中心服务6个社区、3个农场改制社区及3个村委会,常住户籍人口4.2万余人,冬季旅居人口可达10万人以上。今年以来,该中心以实体化规范化建设为引擎,紧扣旅居社情特点,积极探索“法理情”融合的解纷模式,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措施,让“象”往的生活更加真实可感。
“调解工作不应只限于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更应致力于修复关系,帮助群众消除心结、重拾旧好。调解过程中,我们首先会耐心听当事人倾诉,让其充分宣泄心中不快。同时,找准矛盾的关键点,引导纠纷双方在冷静状态下换位思考,消除对抗情绪,最终以更合理的建议实现案结事了。”嘎栋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赵琦说:“我们一家是北方来的‘新市民’,我来做专职调解员,是想利用孩子上学的空闲时间,为自己和家人生活的社区尽一份力。”
赵琦表示,自己和家人于2018年到景洪定居,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程度存在,旅居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常会面临沟通方面的问题,自己作为“新市民”的一员,更容易与之建立信任基础和有效沟通。
为提升涉旅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质效,嘎栋街道探索建立旅居人才库,从中优选出热心公益的“新市民”代表担任调解员,凭借“乡音乡情”优势,在调解涉旅居矛盾纠纷中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
“在吸纳‘新市民’人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邀请‘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担任专职调解员,充分发挥其懂法律、懂政策、懂民情的优势,让调解工作既有专业法律服务,又兼具柔性温度。”据嘎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岩约介绍,该中心依托103个基层网格,探索“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在职党员、业主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的“1+3+N”微网格机制,让453名“新市民”成为基层治理志愿者,助力苗头性、简易纠纷在网格内就地得到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嘎栋街道综治中心通过深度应用“平安版纳”基层治理系统,实现矛盾纠纷快速感知、精准分流、全程纪实、点对点调度,推动治理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精准服务”转型。2025年1月至7月,该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333人次,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311件。
云南网通讯员 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