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走进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县城街道清新亮丽,在永德县零工市场内的各个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电子产品配件安装、衣服缝制、手工艺品编制……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永德县零工市场建设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正式运营,是永德县人社局创新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授权永德县家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专业化运营,该市场不仅实现了求职招聘“有场所、有规范、有保障”,更逐步发展成为辐射全县、联动省外的灵活就业枢纽平台。
“市场+企业”深度融合,拓宽就业半径
永德县打破“零工即散工”的传统认知,积极构建“零工市场+人力资源机构+市场主体”三联生态,推动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精准对接。运营一年多来,市场已成功引进、培育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涵盖服装生产、电子加工、无人机服务等多元业态。
“永德县零工市场自运营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广大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搭建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引进、投资手工产品代加工厂、电子厂、服装厂、无人机公司,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永德县零工市场负责人杨言娜介绍。零工市场与文山烽原服装合作成立永德宏锦服装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建设生产线,年吸纳劳动力超200人;引进深圳电子企业成立永德锦合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就业100余人,设立16个“居家零工车间”,专门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灵活就业机会,目前已安置22名残疾人工岗匹配。
从田间到车间:“季节性+技术型”用工两不误
针对蔗糖、蔬菜等农业季节性用工高峰,零工市场2025年以来已服务蔗农采收零工3000余人、蔬菜采摘141人次,并跨区域组织213人赴青海枸杞基地务工,实现“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的劳动力循环利用。
永德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与中启骏鹰(云南)公司合资成立低空经济公司,开展无人机驾驶培训与技术服务。目前已培训110名无人机驾驶员,其中多数人通过“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直接进入测绘、植保、应急服务等领域就业,实现从体力零工向技术岗位的转型。
数据背后是民生温度:超2800人成功就业
截至2025年8月,永德零工市场年内累计服务求职登记5082人,成功就业2811人,就业成功率54%;开展职业指导585人、创业咨询645人,举办招聘会45场,发布岗位1.6万余条。更值得一提的是,运营主体已与省外23家企业建立劳务协作,直接服务外出务工687人,年创收超4000万元。
“不让一个零工‘散落路边’,不让一份期待‘落空无音’。”永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强表示,未来将继续延伸服务链条,推动零工市场向乡镇下沉、向数字化升级,让“五分钟培训、零距离就业”的服务体系覆盖更多人群,真正让“小零工”成为撬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点。
云南网通讯员 杨代富 祁学军 董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