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亮码入企” 数字化监管根治重复检查为企业减负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胡旭阳
7月下旬,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计划到上述医院开展检查,完善入企登记信息后,一排醒目的红字出现在屏幕上:“内江市人社局将于本月底对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建立合法劳动关系,并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事项开展检查,并询问是否加入联合检查。”经核对,各项信息相对一致,该执法人员选择加入。各部门按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企业根据事先知晓的检查事项提供了登记、公示、劳动合同等综合性资料,检查高效结束。事后,联合检查组将问题和整改意见一并进行反馈,企业一次性完成整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自明年4月1日起,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亮码入企’,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待检查。”8月28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丹表示。今年,四川将推行行政检查“亮码入企”,重点解决检查扰企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试“点亮码入企”检查
“天府入企码”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全程监督,力图从根本上遏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运动式检查、以观摩等名义变相检查等乱检查行为,以实现规范行政检查和督促执法部门“当严则严、应检尽检”的双目标。系统具备“登记生成入企码、执法人员出示入企码、企业扫码核验信息、执法人员录入检查结果、企业进行满意度评价、公众投诉举报、执法监督预警、检查数据分析、‘综合查一次’智能匹配”9大功能,不仅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规范化管理,而且接受企业评价和监督机构实时监管,从机制上杜绝随意检查。
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行“扫码入企”,将行政检查主体、人员、内容、结果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四川针对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推行“亮码入企”,实现全过程留痕、可追溯、可监督,确保行政检查依法、公开、公正、便民、高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陈楣介绍,在企业端保障权益方面,“天府入企码”不仅规范了行政检查行为,也有效保障了企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企业可通过系统内置的投诉功能提出意见和反映问题。此外,线下还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设立的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
四川试点“亮码入企”检查
记者从省司法厅了解到,“天府入企码”目前已全面接入788万家经营主体及近20万名执法人员的数据信息。全省行政检查主体凡检查必登记、凡入企必亮码、无依据不检查、无登记不检查,除了日常检查、个案检查、专项检查外,观摩、考察等非检查类入企活动也需要“亮码”。当不同行政执法主体需要对同一检查对象进行多项检查时,要登录“综合查一次”,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上级优先牵头”等原则确定牵头部门,合并检查事项、组织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每一次“亮码”,都如同在执法者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明确了“无通知书不检查,入企检查必亮码”的规则,确保执法检查在阳光下运行,杜绝了随意执法和重复检查的乱象,不仅让企业可以安心经营,又提升了执法的公信力,让执法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过去,多个监管部门重复检查常让企业疲于应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监管不仅增加企业负担,也让行政效率大打折扣。“亮码入企”可以帮助行政执法主体有效整合检查事项,严格行政检查标准、程序,减少重复性和冗余性,提高检查效率。
截至本月22日,全省共收集问题线索1302条,已处理1199条,其中乱检查的是112件、执法标准不一致等加重企业负担的是72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13件,为企业挽回损失金额达到了2900余万元。
四川试“点亮码入企”检查
另据了解,四川还将“扫码率、企业满意率”等实质运行指标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实行“月通报、季约谈、年考评”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形成内部监督闭环管理。服务有“温度”,发展有“速度”。期待以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来自四川省司法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胡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