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央媒看湖南丨当山地村寨也有了龙舟队——麻阳龙舟故事之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6日 14:20:10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央媒看湖南丨当山地村寨也有了龙舟队——麻阳龙舟故事之三

题:当山地村寨也有了龙舟队——麻阳龙舟故事之三

不邻河,不靠湖,这个村为何硬要划龙舟?

麻阳舒家村乡长坡山村“甜蜜冰糖橙队”使出了全力,仍然没能在2025“龙腾潇湘”中国传统龙舟赛(湖南·麻阳站)中获胜。

但岸边前来助阵的长坡山村村民们,舞动旗帜,振臂高呼,非常兴奋。因为村里的龙舟队已经超越了自己,取得建队以来800米逆流竞速的最好成绩——3分9秒。更重要的是,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今年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龙舟、自己的龙舟队!

“还有1个月,我就60岁了,(按照规则)到时就不能参赛了。所以今天我很高兴,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大心愿!”完赛后,59岁的陈代生告诉记者,长坡山村人口有1600多,中老年人居多,参赛的75名队员里有22人超过50岁。长坡山村龙舟队队员平均年龄44岁,刚好是这次比赛中最年轻队伍平均年龄的两倍。

长坡山村龙舟队出发前往麻阳参赛。受访者供图

麻阳龙舟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麻阳百姓对于赛龙舟的热爱不分男女老幼,“宁输一丘田,不输一篙船”的说法在当地广为流传。但长坡山村人,一度只能羡慕着其他村镇的村民兴高采烈地“扒龙舟”。

“我们村不邻河、不靠湖,从来就没有龙舟。”长坡山村龙舟协会会长孙本喜说,我们村位于大山深处,距离锦江河最近的地方也超过6公里。“以前每次龙舟比赛时,我们都只能站在岸上看热闹。”村里没有自己的龙舟,热爱这项运动的年轻人只有加入其他村队,才有拿起船桨的机会。

如果说地理位置是一个客观原因,那么经济条件更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18年之前,长坡山村一直是个贫困村。造船、训练、参赛都需要不小的投入。拥有一支自己的龙舟队,曾经是长坡山村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能让村里的后生没船划。”2024年,村里的老人们率先提出要建龙舟队,逐渐富裕起来的长坡山村人一呼百应。他们从外面买了一艘二手龙舟,就张罗起了训练。

长坡山村龙舟队前往麻阳参赛途中。受访者供图

“刚开始大家连船都划不直,艄公(舵手)站在船尾,把不住方向,有时站不稳还落下水去。”队员舒平说,“一些站在岸边看热闹的村民会笑我们,更会给我们加油鼓劲。”

随着龙舟队逐渐成熟,今年4月,长坡山村村民们把对龙舟的热爱付诸更大的行动——造一艘新船。为节约成本,他们从常德请来了造船师傅,在村里完成锯板、拼装、刷漆等工序,每天都有十几位村民义务帮忙。

“造船一共才花了9万多元,比在外面订制的便宜多了。”孙本喜说,“龙舟下水的那天,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了,大家都很兴奋。”

每逢龙舟进城参赛,各村镇的人们总会在沿途簇拥着龙舟浩荡前行,一路上鞭炮齐鸣、万人空巷的热烈场景,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

长坡山村给龙舟队命名为“甜蜜冰糖橙队”,是因为这里长期以种冰糖橙为生。以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管理粗放等原因,每斤冰糖橙长期只卖到一块多钱。近年来,随着麻阳县与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合作,加强冰糖橙的品种改良,不少群众因种植冰糖橙增收致富。

长坡山村龙舟队代表在开幕式上展示特产冰糖橙。新华社记者郑直摄

“脱贫后,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新品种冰糖橙,价格好的时候每斤能卖五六元。”舒家村乡乡长田积良说,“尤其是这两年,麻阳冰糖橙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我们的果子根本不愁销路。”

勤劳的长坡山村人看到了龙舟赛流量背后蕴藏着的商机。这次,他们把冷库里准备的300多斤冰糖橙,用6根扁担挑着,跟着龙舟队伍挑进县城;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们也赶了回来,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推介家乡的特产。

孙本喜说:“龙舟将所有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龙舟赛让大山深处的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外界。”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