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贝家花园是中法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
贝石涛接受采访。北京日报记者 王海欣摄
昨天(5日),贝熙叶之子贝石涛(Jean-Louis Bussière)现场见证了贝家花园重开、“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主题展揭幕。随后他再次探访贝家花园,并接受记者采访。他说:贝家花园这个“印记”体现了中法两国之间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重走父亲走过的道路,我很高兴,觉得特别幸福,我来这里已经不止一次了。”行走在贝家花园的山路上,贝石涛说。
“这次回来我看到很多不同的变化,感谢北京海淀区对贝家花园的修缮,这里的变化给我留下非常积极的印象,展览环节的图片资料和介绍中,提供了很多新的内容。”贝石涛说,就像展览的名字“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贝家花园这个“印记”体现了中法两国之间人民的交流和友谊,它也是一个可持续的“印记”——随着贝家花园再次开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都能来到贝家花园,了解这里过去发生的故事和历史。
提起父亲在异国他乡投入抗战,贝石涛认为,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性光辉。在汽油成为战略物资之后,70多岁的贝熙叶每个月都要骑自行车40多公里来回几次,运送战略物资和医疗用品,助力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这尤其让贝石涛感佩:“父亲曾经提到,他救治过一些逃亡到北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日本人的暴行深感愤怒,他认为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理所当然。”
一张贝熙叶写于1953年的便条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刚刚翻阅了我的资料,它们未加整理……我关上抽屉,也许永远不会再打开它。我忽然想到,也许有一天,我的孩子或孙子辈会再看到它们,会因此知道这里面珍藏着我在中国漫长岁月中得到的小小荣誉。”
如果能够和父亲对话,会告诉他些什么?贝石涛说:“我特别想告诉他,人们对他的铭记,应该会让他感到欣慰和高兴。我还想告诉他,他在支援中国抗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临危不惧的光辉品质,令人敬佩。现在中国人民铭记着他之前做的这些贡献。”
贝石涛希望中法之间可以开展更多文化交流和分享,期待“国际友谊的历史印记”展览未来能够在法国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在我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法国人了解到我父亲之前的一些事迹。”贝石涛说:“我认为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我也在继续研究父亲的事迹,希望能够更好地讲述好他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