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变爆款?临沧非遗文创营,玩出新花样
近日,位于临翔区佤山凤城的临沧非遗文创营正式开放。一走进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临沧茶叶、咖啡、坚果等特色优品的展示窗口,更是多元非遗文化璀璨绽放的崭新舞台。
入口处的临沧坚果展示区已然成为人气聚集地,图文并茂的展示与琳琅满目的实物陈列交相辉映,将这一临沧特色产品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深入营内,核心的非遗展示区更是精彩纷呈,三大类特色项目依次铺展,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市民付进芳在参观时兴奋地表示:“今天来到临沧非遗文创营,一眼就被这个发簪吸引住了。我平时就喜欢盘发,这个发簪不仅美观大方,戴出去还能向别人介绍这是我们临沧的非遗,比普通发簪有意义多了!”
在传统技艺展示区,傣族象脚鼓、竹编、碗窑土陶这些非遗项目格外吸睛。傣族象脚鼓的鼓身花纹独具民族细节;竹编作品则兼具实用与艺术属性,既有日常能用的器物,也有精致的艺术摆件,实用性和艺术性拿捏得恰到好处;而碗窑土陶的细腻纹理下,则藏着匠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
不光有看的,这里的“舌尖上的非遗”同样人气满满。云县手撕鸡作为临沧特色美食的代表,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让这口鲜美成了许多人记忆里最地道的家乡味道。除此之外,展架上的多民族服饰更是极具视觉冲击力。拉祜族的靛蓝斜襟长袍、傣族的银饰镶边筒裙、佤族的红色织纹短褂,一件件依次陈列。
临沧非遗文创营的开放,为当地非遗文化搭建了全新的展示和传播平台。接下来,这里还计划定期举办非遗传承活动、文化交流沙龙,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和体验形式,深挖临沧民族文化内涵,持续推动特色优品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让临沧的多元民族文化与特色优品真正“火”起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微播临翔 作者:杨滢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