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以“云台环境法治与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云台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律师合作交流会在北京东卫(昆明)律师事务所召开。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主办,北京东卫(昆明)律师事务所与台北市两岸商务法学会联合组织,得到了大理、丽江台办及多家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活动以法律为纽带、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为两岸法学法律界搭建起深度对话的桥梁,助力两岸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法治协作迈向新台阶。
近年来,云南与台湾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领域均积累了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云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后出台《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构建起覆盖生态立法、执法监管、公众参与的完整法治体系;台湾地区则在湖泊治理、绿电产业等方面形成成熟模式,双方的经验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流会上,北京东卫(昆明)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郑礼江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云南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立法、执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与台湾法学界、律师界深度对接,共享两地生态法治成果,让青年律师成为推动两岸生态法治协作的中坚力量。
活动分两阶段有序开展。第一阶段中,台北市两岸商务法学会杨慧如会长首先以“日月潭环境整治相关法律议题”为题,分享了台湾在湖泊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随后,多位两岸青年律师及专家学者围绕“两岸青年律师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合作的历史使命”“台湾‘绿电’法律议题”“台湾环保NGO参与经验与两岸合作展望”等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交流会第二阶段将焦点转向“医疗AI与法律规制”这一前沿领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数学医学研究中心行政主任王峻峰,从AI辅助诊断设备的区域准入政策博弈切入,分析行业发展中的政策与法律难题;台北市两岸商务法学会杨慧如会长结合台湾实践,分享医疗AI监管的法律经验;北京东卫(昆明)律师事务所王艺蓓律师则通过典型案例,提供相关合规实操建议。自由讨论环节中,参会人员围绕不同地区政策差异、企业跨区域业务法律风险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不断。
交流会尾声,滇台双方律师代表共同签署《北京东卫(昆明)律师事务所与台北市两岸商务法学会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在生态法治领域的合作迈入制度化、常态化新阶段。
据悉,此次参访交流活动将持续至9月20日,后续还将继续前往昆明、大理、丽江等地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考察。在大理,参访团将深入高原湖泊生态守护一线,考察洱海生态廊道、海东镇金梭岛风景区等项目,亲身感受云南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实践与成果;在丽江,参访团将走进丽江古城木府景区、丽江现代花卉园、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等地,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民族文化中的环境法意识,促进两岸文化与生态法治的深度交流。
此次“云台环境法治与生态保护”台湾青年律师参访交流活动,不仅为两岸法学法律界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为推动两岸在环境法治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相信在环境法治的道路上,两岸法学界将携手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