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走柴达木 笔墨绘瀚海】戈壁绿洲里的“红色财富”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9月24日,“行走柴达木 笔墨绘瀚海”2025青海·海西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成员走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枸杞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鲜红饱满的枸杞密密麻麻挂满枝头,入口甘甜多汁、清香沁脾,鲜嫩的果肉入口即化。
柴达木盆地的独特自然条件,是枸杞品质的“天然背书”。日均光照10小时、昼夜温差12℃,光热水土资源得天独厚;2800米左右的海拔下,气候干旱少病虫害,且无工业污染、人口密度低,水源土壤洁净无农残与重金属残留。这里的枸杞黄酮含量较其他产区高30%,优质大果占比超70%,有机标准达到国际同行业最高,既适宜晾晒干果,也可加工浓缩汁。
近年来,都兰县始终把枸杞产业作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产业、驱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
目前,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占全国的14.04%,青海全省的44.24%,年枸杞干果产量达到5.2万吨,都兰县已成为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核心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主要输出地之一。全年,枸杞鲜果产量达21.04万吨、收获枸杞干果产量达5.2644万吨,同比增长5.2%;全年枸杞产值达17.9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达50亿元。
枸杞产业不仅鼓了村民腰包,更扮绿了戈壁。随着种植面积扩大,柴达木盆地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形成连片枸杞经济林,为荒漠、半荒漠地带披上“绿装”,起到显著的防风固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