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发电装机超过1.67亿千瓦,其中,绿色能源装机超过1.5亿千瓦,占比超过九成,装机规模全国第一。这组数据,是云南积极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抓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力注脚。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云南正全力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能源保供有力有序,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电力占比稳步提高,绿色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能源“顶梁柱”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青山绿水间,水电站开足马力,“大风车”随风转动桨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点亮万家灯火,零碳园区、绿色制造加快涌现。
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云南占全国4%左右的国土面积上,蕴藏了全国约20%的绿色能源,可开发清洁能源资源超过2亿千瓦。
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我省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强力推进能源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能源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十四五”期间,全省能源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保持在5.7%左右,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近五成,能源产业对全省稳投资、促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能源绿色底色越发鲜明。“十四五”以来,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全省新增水电装机1110万千瓦,截至目前,全省水电装机超过83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排名前10的水电站中有6座在云南。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力提速,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2021年至今,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从不足1300万千瓦跃升至6800万千瓦,增长了4倍,占全省总装机的比例超过四成。
在政策、技术、市场共同推动下,今年,楚雄永仁致信、文山宝池等一批新型储能电站加快建设、密集投产,拉动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迅速增长至547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长超10倍,规模跃升为南方电网区域第一,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此外,富民、禄丰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西畴、泸西抽水蓄能电站获得核准,装机规模共计590万千瓦,建成后将对电力保供、绿色转型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不仅如此,我省加快推进煤电转型发展,保障化石能源稳定供给,更好地发挥能源供应“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红河电厂扩建工程投产发电,开远小龙潭发电厂四期扩建工程、曲靖雨汪扩建项目、昭通镇雄项目开工建设,曲靖电厂、威信电厂等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进,煤炭先进产能加速释放;“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成天然气管道里程超900公里,累计建成天然气管道3528公里,继中缅油气管道后,第二条跨省天然气管道(百色—文山)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改变我省天然气气源供给单一的局面。
向“新”发力激活经济新动能
“十四五”以来,随着500千伏光辉、隆阳、西山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已全面建成“四纵四横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呈现省内交直流并联运行、国内10回直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国外多个方向送受电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
同时,楚雄首个新能源汇集输变电工程、大理风光水优化调度平台、迪庆国内首个高海拔“10kV水光储”中压特色微电网、独龙江智能微电网工程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落地,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初显,首批“2+4”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建成,建成南方区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中心。
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电力市场交易日渐活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6月28日启动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云南省电力市场形成了以高比例年度中长期交易签约为主,以月度交易、日前交易和事后合约转让交易为辅的运行模式;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加快建设,绿电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上半年交易电量1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六成,在全国率先实现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全省年均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规模有望保持在1亿张以上,折合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电量足、价格优、“含绿量”高的能源电力有力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优势,有力支撑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制造业产能释放、链条加快延伸。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成为我省布局新兴产业、吸引优秀企业,打造“中国绿色铝谷”“世界光伏之都”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源源不断的能源助力下,“新能源+农业”“新能源+交通”“新能源+建筑”等多个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特别是“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发展模式为推动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开辟了新路,全省15个州(市)、10余户重点能源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农光互补”“药光互补”“茶光互补”等多种模式,建成及在建“板下经济”项目总装机超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30亿千瓦时,带动就业超10万人次,板下作物、旅游经济、土地租金等收益可观。
不仅如此,我省加快布局发展新动能,绿电消费持续升温。车网互动试点有序推进,以虚拟电厂赋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日益完善,全省共建成光储充一体化站10个、大功率充电站603个,累计建成充电设施14.47万枪,昆明市成功入选全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资源优势叠加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加快助推能源大通道建设,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能源合作。“十四五”以来,累计“西电东送”6500亿千瓦时,有力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新建成2回110千伏以上高电压等级跨境输电线路,目前我省已建成跨境输电线路达15回,线路数量和通道能力居全国之首,中老500千伏电力联网工程今年6月开工建设,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跨境电力贸易稳步扩大。
迈向新征程,“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绿色能源新篇章还在续写,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格局、以绿电为基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式,正在铺就更加坚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十五五”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