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出国get异国风情!云南唯一副县级镇满是国际范
孟定,傣语意为“会弹琴的坝子”,这座素有“黄金口岸、柔情傣乡”美誉的小镇,不仅是云南唯一的副县级镇,更藏着无需出境就能触摸的异国风情,在中缅边境勾勒出别样的国际范儿。
孟定稻香园特色小吃店。彭晓华摄。
交通动脉的贯通,让孟定的“国际坐标”愈发清晰。
随着临清高速公路的通车,临沧至清水河口岸的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清水河口岸是中国陆路通往缅甸皎漂港、直达印度洋的最便捷通道——从这里出境,至缅甸内比都748公里、皎漂港983公里、仰光1138公里。
随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推进,孟定作为海公铁联运枢纽的地位持续凸显,口岸经济的活力不断迸发。
孟定清水河口岸。
走进清水河国际免税GO体验馆,白俄罗斯的零食、西班牙的火腿、越南的咖啡、缅甸的工艺品与本地牛干巴、米线同台亮相,不同国度的风味在此交融;一旁的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里,夹杂着多国语言的喧闹,点亮了边境独有的烟火气象。
芒团自然村傣族卜哨散步。龚正新 摄
孟定的“国际范”,还藏在物产的流通里。凌晨六七点,饱含晨露的新鲜蔬菜已“整装待发”,48小时内就能现身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生鲜货架,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得益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季风气候,这里日照充足、终年无霜,2024年,孟定外销蔬菜超过40万吨,“南菜北运”的动脉打破了北方“冬储”的旧忆,让沃土迸发高性价比。
高速公路勐简段互通。符立智 摄
文化的厚度,同样是孟定国际范的底色。
孟定镇遮哈社区芒团自然村,被誉为“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600多年的傣纸工艺是我国现存最原始的造纸术之一。
院落间,白棉纸在非遗传承人的巧手中化作傣文化剪纸精品;广场上,成排的傣纸在日光中自然晾晒。
芒团自然村村民晾晒白棉纸。
这座村寨只是孟定多民族交融的缩影。
傣、汉、佤、景颇、德昂等23个民族在此聚居,既有民族的风,也有汉地的韵。
你可以去南汀画院感受竹楼雅韵,在洞景佛寺聆听千年舍利传说;或泛舟南汀河,看晚霞浸染碧水;也可换上德昂族服饰,到芒坑自然村解锁“马鹿舞”的灵动,走进班幸村感受“一树成林”的自然奇观。
孟定班幸大湾塘独树成林。字银军 摄
入夜的孟定更显鲜活。中缅街旁的南汀河夜市里,傣味烧烤搭配老挝咖啡,泡露达的椰香裹着缅甸干面包的酥脆,泰国青柠檬水的清爽、撒撇米线的酸辣,在流光溢彩中勾勒出边城的烟火人间。
中缅街。
从口岸贸易到文化交融,从物产流通到生活烟火,孟定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将“国际范”融入日常。
一句“优利金旺”(傣语,意为好吃好在)道尽孟定这座边城质朴而开放的情谊
——这里,容得下来自世界的期待。
记 者:叶传增
制 作:孔琳清 李鹄 艾青 李秋
鸣 谢:临沧市委宣传部 耿马县融媒体中心
统 筹:朱思雄
出 品: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