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波二手房“金九”破五年纪录
甬派客户端记者 徐露清 通讯员 俞旦
宁波市房产市场管理中心今天(10月15日)发布九月份全市住宅成交数据。
首先是一直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二手住宅市场方面,有个值得一提的“小成绩”——
九月份,市六区共成交二手住宅3179套,较八月环比微增约2.7%、较去年九月同比增幅为11.6%,是宁波楼市自2021年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的近5年中,二手住宅成交量最多的一个九月。
据房管部门数据绘制。下同
从今年前九个月的走势看,市六区二手住宅成交量在经历年初传统春节长假因素影响下的“低开”和三四月份“小阳春”的“冲高”又回落后,自五月起一直到现在,每月稳定在3000多套的水平——虽未“大起”、再回4000套以上,但也没“大落”、跌破3000套关卡。
分区域看,上月鄞州区(含东钱湖)二手住宅成交量破千套,环比增长16%,无论成交总量还是增幅都是市六区中最高;
海曙区、北仑区(含保税区、梅山、大榭)、江北区,分别环比增长11%、9%和6%;
其余镇海区、奉化区、高新区,分别环比减少25%、10%和4%。
记者近期从房产中介人员处比较常听到的感受,有两个:
一是看房客户其实不少,但成交过程依旧艰难,主要还是因为现阶段卖家“不愿降”、买家“还想砍”两种心理的拉扯。
截至发稿,市六区通过房产中介机构挂售的二手住宅还有9.2万余套(据宁波市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数据),可选择余地大,因此不少买家都抱着“便宜我就买一套,贵我就再挑挑”的心态,最终能成交的,大多还是着急出手、肯在价格上再“挨一刀”的卖家。
二是在“宁波主城区2025金秋新房惠购活动”和各大新房项目案场优惠的加持下,部分板块新房、二手房的价差已经微乎其微,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后,一些原本意向购买二手房的客户开始转投新房市场。
相对来说,目前二手房市场上人气居高不下的,还是一些板块内缺少新房竞品、有绝对价格优势的次新安置房,比如镇海骆驼的新兴岚湾,也比如东部新城的清辉东苑、清逸东苑。
某种程度上,次新安置房已经成为稳定二手房成交量的最主要力量。
和二手房情况相反,九月份,市六区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836套,较今年八月环比增长约20.5%,但仅为去年九月的一半,也是自2021年以来的近5年中新房成交量最少的一个九月。
综合九月份宁波全市各区域情况看,新房成交量受限于新房新增供应量的特征,十分明显。
整个九月,宁波全市共新增供应新房2422套,是今年以来新房新增供应量第二大的月份,仅次于三月“小阳春”时的2803套。
但这其中,余姚占了781套、宁海占了635套;而市六区加起来的新增供应量,是693套,仅略高于宁海,且单鄞州一区就贡献了其中的405套。
与新房新增供应情况相对应,九月新房成交量最高的三个区域,也正是宁海、余姚和鄞州。
特别是宁海,一骑绝尘,贡献了800套新房的成交量,几乎和市六区的新房总成交量相当,相较八月环比增幅更是高达733%。
在九月全市网签数量前十的楼盘榜单上,余姚独占4席,宁海、鄞州分别占2席,其余江北、北仑各1席。
这其中,余姚的黄山云境、上品华府、大观四季里,宁海的璟泓府,鄞州的明湖星洲小区,以及北仑的咏翠府等6个项目,都在九月或者近三个月内多次新领了预售许可证、有相当数量的房源加推。
而像今年截至目前总共只新增供应了250套新房的镇海,九月新房成交量环比跌幅高达70%。
不过接下来到年底前,市六区范围内有多个新房项目即将开盘入市,其中既包括绿城·凤栖云庐、保亿·姚江润园、建发·瑞云府等“四代宅”项目,也包括得力·臻元府、省交控·福璟里、宁波轨交·和晏府等非“四代宅”项目。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在下面这条大起大落的市六区新增供应走势曲线上,看到一个比较漂亮的翘尾。
同时,在昨天下午市资规局、市住建局联合召开的房企座谈会上(点击查看详细报道),市住建局方面透露了一系列房产相关新政正在拟订中的重要信号,其中包括促进房产消费方面内容。
商品住房“以旧换新”首期活动,目前已经进入旧房评估阶段,接下来也会陆续迎来接受评估价的换房人选定新房。
多种因素叠加下,2025年宁波楼市的最后一个季度,会发生怎样的成交走势变化?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