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京剧余派、杨派青年表演人才培训》长春开班
10月15日9时,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京剧余派、杨派青年表演人才培训》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开班。
流派的昌盛是京剧繁荣的表现,“出人出戏”是京剧专业院团、院校的立足之本。该项目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承办。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宝忠,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书春出席开班仪式。科研创作处等部门同志、全体学员、媒体记者、戏曲学院师生代表等共同见证开班仪式。
项目共录取到了来自15个省市21个单位的30名学员,旨在通过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使学员们深入掌握并传承“余、杨”两派的核心技艺,及部分濒临失传的剧目,使其迈向艺术成熟阶段,快速成长为业内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通过学员们对“余、杨”两派技艺的传承与再传播,进一步激活京剧文化市场氛围。
余派、杨派作为老生行当的两座高峰,其艺术风骨与表演体系,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心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今京剧杨派老生元老级人物、项目艺术顾问叶蓬老师,听闻项目开班十分激动,录下祝贺视频。他以深厚的艺术积淀与师者情怀,为我们指明了传承的方向。
开班仪式上,杨宝忠向授课导师代表陈国卿、李军、张克、徐幸捷、张澍、凌珂、李中华、姚利老师颁发了聘书。
李书春代表吉艺致辞。他表示,京剧流派传承的核心在“人”,本次培训不仅是对前辈艺术大师卓越成就的崇高致敬,更是对京剧艺术血脉永续、薪火相传的时代担当。吉林艺术学院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艺术高等学府,始终将传承与创新民族艺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八年前,学院成功承办了国家艺术基金《京剧杨派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一批优秀的杨派传人已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也见证了学院在流派传承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希望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遇,勤思善问,精研艺理,在艺术技艺上取得更显著的突破。
项目授课组组长、吉林艺术学院柔性引进人才、特聘教授李军致辞。他说,从项目立意申报,再到答辩、获批和实施,我全程参与其中,深感项目的来之不易。这份成绩的背后,有着全体工作者对戏曲事业近乎执拗的热爱与坚守。作为授课组组长,我将和全体导师一道,明确京剧“归宗立派”的精准传承,全面深化京剧表演教学维度,努力使学员们提升“艺术视野”与“表演技艺”,形成“艺德双修”的双重积淀。
项目负责人、戏曲学院院长李瑞娜主持开班仪式。
学员代表、北京京剧院青年老生演员裘识在发言中表示:“我将完成从‘院团演员’到‘课堂学生’的身份转换,摒除浮躁,沉心静气,在名师前辈们的指引下,‘学会’更‘学懂’。我会将在培训班感受到的严谨学风,收获的宝贵知识带回院团,以身践行京剧传承的使命。”
开班仪式结束后,杨宝忠上了开班第一课。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文/图
初审: 王韬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