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会泽县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建设项目组获悉,当地通过“土壤消毒+自主研发微生物菌肥”的综合治理策略,攻克了夏季草莓连作障碍。
会泽县是全国最大的夏季草莓种植基地,自2012年引进草莓种植以来,该县部分区域因连年耕作出现土壤肥力下降、土传病原菌大量积累导致植株死亡、挂果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会泽县依托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项目,联合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专家团队,系统研究了夏季草莓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并整合现有成熟技术,提出了以“土壤消毒+生物有机肥覆垄+种苗护理+益生菌补充”为核心的治理方案。
2024年,会泽县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苏州利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待补镇哨牌村开展关键技术示范项目。2025年,项目团队联合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以效果稳定、操作简便的棉隆作为主要消毒药剂,通过技术培训,在野马村选取20个连续种植3至6年的大棚,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在通过试验比较棉隆、威百亩等土壤消毒剂的效果后,项目团队配合自主研发的生物有机肥进行覆垄处理,并连续两年进行示范对比。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处理组的存苗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目前,该项目已在连作6年的土壤中实现连作复种。下一步,科研团队将进一步推广项目成功经验,继续与会泽县相关部门及草莓种植大户开展合作,扩大技术示范面积,优化技术流程,形成一套降本增效的土壤消毒技术规程。同时,加强农户技术培训,推动组建以土壤消毒为核心的社会化服务团队,为会泽县夏季草莓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雯 通讯员 尹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