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滑坡前,53人安全转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4:53:23  来源: 云南网

  普洱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建立“1262”预警叫应+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应对了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9月上旬,普洱市宁洱县成功提前转移了53名群众,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避免了财产损失。

  9月12日,普洱市景宁高速项目金鸡隧道项目部的后山传来轰隆声响,成片泥土裹挟着碎石顺着山坡滑落,而此时,项目部的53名工作人员已在2公里外的宁洱县宁洱镇金鸡小学安置点里闲谈休闲,此次事件无一人伤亡和财产损失。云南建投景宁高速项目金鸡隧道现场安全负责人马先扩说:“要是不转移或再晚一点转移,说不定山体滑下来时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都损失了,多亏工作组反应快、组织转移及时”。云南建投景宁高速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张绍飞说:“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项目部人员分组分队撤离了,不到六个小时的时间,撤离到了金鸡小学,没有发生人员伤亡。转移去的地方环境比较好,而且生活比较方便,这里住宿、办公、生活、交通等非常方便,确保了我们项目在五天以后顺利动工”。

  这场“零伤亡”的成功避险,并非偶然。背后,是普洱市完善建立的“1262”预警叫应+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一个月多月前,项目部在工地后方的山坡上发现了些许细微裂缝,就铺了防水布做防护,没想到在检查时发现布的位置移了约2厘米,这一细微变化情况引起了项目部的警惕,立即向发包主体工程方和村委会、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了项目部后方山体有位移现象,有出现滑坡风险的情况,当地党委、政府接到紧急报告后立刻启动响应。工作组抵达现场,第一时间直奔隐患核心区——山体裂缝处。这细微的位移,在工作组人员眼中却是“危险信号”:山体内部应力变化已显现,下方住房随时可能面临滑坡威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党委、政府与应急管理部门迅速研判后决定,将空置的金鸡村小学定为临时安置点,一边要求项目部统计人员名单,一边组织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分片引导转移。

  53人全部安全抵达安置点,无一人滞留。

  此次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金鸡村委会山体滑坡应急处置,正是“1262”“预警叫应+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落地的生动缩影:12小时预报市级研判出危险乡镇,县、乡两级研判到村组高风险点位;6小时现场工作组组织转移所有受威胁群众;2小时内实现危险区域人员清零,不漏一人。每一步都紧扣“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的要求,构建起“预报—研判—决策—转移”的全链条管理闭环,把安全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宁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祁斌介绍:“此次宁景高速公路金鸡隧道项目部的成功转移避险得益于气象预警+叫醒叫应+风险提示+指挥转移避险+N的工作模式,层层压实了各级联动责任。除了此次山体滑坡,在‘8.20'泥石流灾害中,还成功转移避险了106户244名村民,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目前,普洱市与项目方协调,另选安全区域重建项目部活动板房及加工车间,确保安全与生产“两不误”。而普洱市也将持续深“1262”机制,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排查,通过更精准的机制落地,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

  云南网通讯员 黄海 惠苗杰

责任编辑:郭小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