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沧市永德县的群山之间,总库容5317万立方米的德党湖如璀璨明珠,守护生态底色,滋养民生福祉。永德县德党河水库管理局秉持“建管并重、生态优先、惠民为本”理念,以精细化管理守护碧水清波,以多元化举措赋能地方发展,让德党湖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湖”“生态湖”“幸福湖”,为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了生动实践。
德党河水库
机制为基,筑牢生态防护网
管理局创新建立“311N”保护机制:三级湖长共巡共治、一个部门主责落实、一个部门挂钩联系、N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共治。这一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形成了县城周边单位党组织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绿美河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为示范区探索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管理局组建巡湖专班,每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周边村寨党员成立“护湖先锋队”,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2025年以来,累计巡湖560余次,清理湖面垃圾20余吨,劝返违规垂钓人员1600余人次,有效遏制破坏水环境行为。
德党河水库
科技赋能,提升智慧管护水平
管理局积极投入资金布设智能监控设备,对重要部位、区域、数据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引入电子围栏技术,通过短信对进入库区群众进行安全警示和环保倡议;利用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船巡盲区风险隐患并处置。此外,科学投放净水鱼种,推进以鱼净水,提升水库自净能力,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
德党湖碧水与县城、周边群山及环湖10公里樱花共同构成“一城山色半城水,十里樱花八里湖”的生态美景,成功获评省级“美丽河湖”和绿美河湖标杆典型,成为示范区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亮丽名片。
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管理局推动德党湖从“水利工程”向“水利风景区”转型,按“一带四区”思路规划:水域风光带、宣教休闲区、山林康养区、水上活力游乐区、湿地生态涵养区。
管理局联合住建、文旅打造“星空隧道”灯光秀,与湖坝夜市烟火气、民族打跳交相辉映,成为“水利+文旅”融合的生动缩影。在2025年永德芒果之乡文化旅游节期间,协助举办湖畔音乐会、湖坝夜市等活动,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水利风景区功能逐步显现,为示范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群众增收开辟新渠道。
德党河水库
水库蓄水以来,德党湖、何家大塘月季村、勐汞温泉村已形成新的节假日休闲旅游路线,德党湖成为群众必到的网红打卡点和永德文旅新IP。
实干惠民,厚植幸福底色
管理局将保障灌溉作为核心职责,通过精细化调度水资源,使6.8万亩灌区土地告别“看天吃饭”,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坚实保障。村民表示:“以前种玉米靠天吃饭,现在德党湖水通到田间,改种蔬菜后每亩增收5000多元。”
管理局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建立用水需求台账,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及农户需求实施精准调度,优先保障农田灌溉和居民养殖用水。自蓄水以来,灌区四季豆、烤烟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增收预计达7540万元,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示范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微观体现。
擘画蓝图,续写发展新篇
德党河水库管理局正擘画长远蓝图,与临沧示范区建设同频共振:深化“智慧德党湖”建设,引入无人机巡检、AI水质分析系统提升管理效能;推进文旅项目配套,完善环湖绿道与观景平台,丰富体验,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持续开展“认养樱花树”“渔业生态体验”等公益活动,凝聚保护合力。
“守护好这一湖碧水,是不变的初心;让德党湖更好惠及民生,是永恒的使命。”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实干践行责任,探索水资源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将德党湖打造成为滇西南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典范,为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网记者 段芃 通讯员 高国军 李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