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云台丨这里的玉米 论“件” 不论“斤”
它是玉米
却少了点“朴实无华”
别人能吃、它却能“盘”
年纪“虽小”“流量”可不小
你说它“不务正业”吧
人家竟“卷出”一条致富路
在云南安宁市温泉街道,熟透的玉米秆挺立着,像一列列披上金甲的卫士。工人忙着采收,游客忙着掰玉米,拆苞叶的过程,比抽盲盒还惊喜!
“快来看,我拆出了彩虹糖、奶茶色、这个又像是琥珀,为啥一根杆杆上的玉米颜色还不一样,太神奇了!”来自四川的张阿姨怀里都抱不下了,还不忘向对面的姐妹们炫耀“战绩”。
别看这些玉米颜值高,但请别动了“吃”的念头哦,它有一个专属名字——“文玩玉米”。
文玩玉米是真玉米吗?--当然是!
它是采用特殊品种经人工培育而成,通过传统杂交育种实现色彩变异,未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作为玉米家族的“颜值担当”,成熟后的玉米粒偏硬,现在大家已经放弃它的食用价值,转而追求触感的温润和盘玩后的琥珀光泽。
在“万物皆可盘”的潮流下,它既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与“悦己”的追求,又承载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难怪能一跃成为火出圈的创新型特色农产品!
“新晋网红”凭什么在安宁“落户安家”?
云南安宁种植的七彩文玩玉米,“网红”身份的背后是一段长达两年多的“研发长征”。安宁田间四季农业公司的科研团队,在云南和周边省份进行种植试验,顶烈日、踏红土,寻遍多地,最终将脚步停在了安宁市温泉街道。
安宁田间四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雨介绍:“安宁年平均气温约15℃,光照充足,完全符合七彩文玩玉米喜温的特性。尤其是温泉周边土壤富含钾、磷、铁等元素,简直是为其量身打造的家园”。
落地生根,“家人们”能否呵护好它?
其实入门并不难!
七彩文玩玉米的基础种植流程与普通玉米相似,播种、施肥、除草……村民们培训3天左右,基本就可以上手了。
真正的挑战在于两个“技术卡点”:一是保障品种纯度,在七彩文玩玉米授粉的季节,必须要和其他品种的玉米保持最少100米的间隔;二是防范病虫害对“颜值担当”的损害,通过“粘虫板+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组合拳就能有效解决。
安宁田间四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雨说:今年开春,他们先种了一季油菜花,4月份开始阶段性种植七彩文玩玉米。经过四个多月的培育,“颜值担当”终于迎来了它的丰收季,田间地头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以前种传统普通玉米,一亩地辛辛苦苦才收入800元左右;现在种七彩文玩玉米,每亩能收入3000到5000元,在这里做活一天又可以拿到100块工钱。”说到这儿,隔壁村的张桂琼笑得合不拢嘴了。
从“亩赚八百”到“亩赚几千”,是谁在背后“神助攻”?
大伙喜笑颜开的背后,离不开当地实实在在的扶持。市政府投入70万专项资金,建起了智能灌溉系统;街道办积极帮忙,为玉米找销路、对接市场;农业农村局则组织起文创培训,教村民怎么让玉米变得更值钱。
在一系列精准扶持下,120多亩闲置土地华丽转身,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七彩玉米单体种植基地。
“金豆豆”采收后,才真正开启它的“升值之旅”。
经自然晾晒、人工精选、手工创意后,高颜值的玉米迎来了“七十二变”:配上木质底座成为文玩摆件,单粒打孔辅以云南银饰变成手链、钥匙扣,挂饰、装饰画等。
从“论斤称”的农产品跃升为“论件卖”的文创品,七彩文玩玉米的价值比传统玉米飙升了5-10倍不止,真正成了长在地里的“摇钱树”。
这颗小小的七彩文玩玉米,早已超越传统农作物的范畴。它用实力证明:农业可以有“点玉成金”的创意。
从一颗“天生反骨”的玉米,到一条融合农业、文创与旅游的“金色产业链”。安宁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思路打开、敢于创新,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走出一条颜值与产值并存、特色与价值共生的“新农潮”之路!
策划:杨文明
记 者:李茂颖
出 镜:王琳
制 作:王琳 谢钢
鸣 谢:安宁市委宣传部 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安宁市温泉街道办事处
统 筹:朱思雄
出 品: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