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琦敏)10月20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在云南海埂举行。记者获悉,云南持续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加快发展以林下经济为重点的林草产业。2024年底,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586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由2019年的650亿元,增长到2024年度的1934亿元,增长近3倍,居全国第2位。
云南是林草资源大省,“十四五”以来,主要从用地保障、政策支持、基地建设、科技赋能、主体培育等5个方面发力,助推林下经济和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抓用地保障。完成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资源摸底调查,落实可利用的林地面积3.1亿亩,全部精准落实到图斑和山头地块,实现了“底数清、位置准、用途明”,夯实了林下经济规划基础。
——抓政策支持。出台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意见,明确商品林、二级国家级及省级公益林、天然林一般保护区域等不同类型林地的利用标准和方向,制定林木采伐技术规程,将森林抚育作业后的郁闭度适度放宽,最大程度释放林地空间资源。
——抓基础建设。通过森林抚育、林区防火通道建设等项目,赋能林下经济发展。近两年,实施森林抚育417万亩,推进27万亩林下经济森林抚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投入70多亿元新建防火应急与产业共享林区道路1.5万多公里,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抓科技赋能。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成立林下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省农科院组建广南、武定2个林下经济产业研究院,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制定林下经济地方标准54项,涉及松茸、石斛、滇黄精、三七等23种林下经济植物。
——抓主体培育。各林草部门联动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林下经济经营主体1965户,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4户、省级龙头企业155户、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5个。
云南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空间潜力巨大,“十五五”期间,云南将充分挖掘林下潜力,强化政策指导,加强试点示范,抓实林下经济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构建具有特色、有优势的现代林下经济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