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鲁西南鼓吹乐艺术表演人才培训》开班
中国甘肃网10月25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树铭)10月25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鲁西南鼓吹乐艺术表演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

大连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任文东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正安教授,国家艺术基金中期审查专家:青岛交响乐团室内乐总监、副团长刘玉霞、青岛演艺集团艺术部部长巩发艺,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教授邹威特以及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匡富春等特邀嘉宾出席仪式。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杨友才,研究生院副院长程家骥,学科发展与规划处处长张斌,传媒学院广告与影视系主任乔洁琼,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庆、党委副书记丁一宁、团委书记颜枫等校内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30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鲁西南鼓吹乐艺术表演人才的培训之旅。仪式由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禹青主持。

开班仪式上,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教授致欢迎辞。他对出席仪式的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青岛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强调了本次培训项目对于传承和发展鲁西南鼓吹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连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任文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鲁西南鼓吹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入学习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正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传承和创新鲁西南鼓吹乐的重要性,鼓励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项目负责人张燕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背景和具体安排。她表示,该项目以鲁西南鼓吹乐为重点保护对象,开展系统性传承保护工作,依托高校与院团共建平台,建立“校—团—地”联合培养机制,通过系统化课程、活态工坊、创新创排、数字传播四大模块,将传统吹打、锣鼓“请”进课堂、把青年人才“送”到民间,实现教学成果与舞台实践、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以鲁西南鼓吹乐的活化利用为引擎,丰富当代民族管弦乐语汇,推出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千年运河”的中华文明金名片。

青岛科技大学教师王邑、学员翟立鹏代表授课专家和参训学员发言,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共同为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总时长为60天,其中40天为集中授课,将通过基础理论讲解、器乐演奏实践、田野考察以及汇报演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升学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技巧,培养兼具传统精髓和现代审美与创编能力的青年鼓吹乐艺术表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