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昆明公安:“警景相随”筑牢生态屏障 提升市民游客“观鸥”体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7:31:56  来源: 云南网

  11月7日,昆明市公安局召开“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昆明公安“警景相随·平安冬鸥”旅游警务主题推介会,通报昆明公安在“观鸥季”期间平安护航、服务群众的工作举措,并进行普法提示。

  面对海埂大坝日峰值超10万人次的客流压力,度假分局创新推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警力部署方面,设置24小时值守治安警务亭,配备瞭望台、平衡车队、全地形车等新型装备,形成“定点值守+机动巡逻”的立体防控网络。建立“交警、特巡警、水警、治安警”四警联动机制,与消防、医疗、内保等部门实现应急频点共享,常态化开展模拟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科技赋能方面,新增多路高清探头覆盖滇池周边网红打卡点,自主研发便携式单警水上救援装备,有效提升救援效率。

  群防群治方面,广泛发动沿线商户、鸥粮售卖员、环卫保洁员等“红袖标”春城治安志愿者参与巡逻防范、应急救助和文明劝导,构建起警民共建的平安防线。

  西山分局在红嘴鸥栖息觅食区,分局以河湖警长制为抓手,整合警力与护渔员、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巡防体系。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巡防力量60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65次,清理渔网渔具150余具。在西山风景区、大观楼、草海绿道等游客密集区实行“一景区一方案”,依托客流监测实施柔性引导和前置分流,通过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实现纠纷、走失等警情快速处置。在商圈治理方面,创新“三层三叠加”防控机制,云纺、大悦城片区治安警情下降16.6%,南亚商圈刑事总警情下降20.61%,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交管支队面对滇池绿道封闭运行、草海开合浮桥启用带来的新挑战,支队将海埂片区科学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分流区,按照“近端管控、中端疏导、远端分流”思路,创新实施“全面单行”“分区管控”等交通组织模式。今年以来,新建VMS屏2套、LED诱导屏8套、电警卡口22套,实现片区主要节点智能管控全覆盖。依托“智慧交管·昆明大脑”,实现流量监测、拥堵预警、违法抓拍全流程智能化。本轮次“观鸥季”期间,整合26个周边停车场,新建6个临时停车场,通过智能引导系统实时发布泊位信息,开通3条地铁接驳专线、7条公交专线和环湖路自驾摆渡专线,优化11条原有公交线路,全力破解“停车难”“行车堵”问题。

  环食药侦支队强化全链条整治,在候鸟迁徙的主要分布区、栖息地加强巡查巡护,联合林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查花鸟市场、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和电商平台,坚决斩断非法捕猎、交易的利益链条。同时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市民摒弃“野味”滋补、猎奇炫耀的不健康观念。在“观鸥季”期间,昆明公安将加大对各观鸥点位的巡查力度,对违反规定者,将移送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处理。

  水上治安分局持续打击水域违法犯罪,创新“人员岸线巡、船艇水上巡、视频网上巡、无人机空中巡”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船艇710余艘次,清理违规渔网具1200余具。组建“生态犯罪打击专班”,构建“3+1”涉渔重点人员管控机制,今年以来办理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余人,破案率达100%。组建240余人的“护鸥联盟”,发展450余人群防群治队伍,发放宣传手册,积极劝导不文明观鸥行为。同时,将4艘巡逻艇打造为“流动服务站”,配备急救药箱、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民警自主研发“为民服务可视打捞杆”,帮助游客打捞落水物品。“云凫”水域搜救队绘制“落水警情热力图”,实现接警后3分钟内抵达现场,自2024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救助落水群众73人,救生率达100%。

  云南网记者 赵岗

责任编辑:何宣颖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