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林县:石漠生“金果” 产业富农家
“今年的人参果长势比去年好,采摘工人都雇了10个。”近日,在田地里劳作的石林县西街口镇农户毕珊珊笑着说,去年她家种植人参果收入60多万元,今年种植了20多亩人参果。自从村里规模化种植人参果后,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在西街口镇这片曾因石漠化严重而受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困扰的土地上,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从昔日的石漠荒坡到如今的“中国人参果之乡”,华丽蝶变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离不开纪检监察部门的有效监督。石林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护航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以有力监督促有效监管,为西街口镇人参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清障护航。
石林县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关键环节,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规范运行,确保土地流转过程透明、收益分配合理,切实保障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稳定收益。同时,通过下沉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合作社运营的指导与监管,如威黑村合作社规范整合1200亩土地进行标准化种植,有效规避农户分散经营的风险。
“传统人参果苗容易携带病毒,种出来的果子要么产量不稳,要么口感打折,再好的水土也难以发挥优势。”在云南首个高标准人参果优质脱毒种苗组培实验中心里,技术人员一边对种苗进行脱毒培育一边介绍,通过生物技术去除种源中的病毒隐患后,脱毒种苗像被赋予了“健康基因”,不仅能让人参果良种率大幅提升,更能把石林人参果肉质细腻、高含硒钼的天然优势放大,从源头确保每一个果子都品质稳定。
科技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石林县纪委监委密切关注科技小院、种苗企业等科研力量和经营主体的作用发挥,督促农业农村等部门规范育苗企业管理,保障脱毒组培技术推广、优质种苗供应等关键环节廉洁高效,推动亩均增收落到实处。同时,对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监测、智慧农业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项目招标采购、建设验收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技术应用达到减少农药、提升品质、有效防灾的预期目标,推动产业向绿色、智能、标准化方向发展。
结出好果子,还得有好销路。在今年石林人参果采摘季,石林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人参果协会等部门和团体,在举办产销对接活动、引进采购商、建设分拣中心等过程中依法依规履职。针对电商新业态发展情况,石林县纪委监委督促加强对直播带货培训、本土网红培育等工作的规范引导,维护良好网络营销环境。在品牌建设方面,紧盯“西街口人参果”地理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和品质追溯系统建设运行,防止品牌滥用、追溯信息不实等问题发生,确保品牌公信力和市场溢价能力,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通过监督,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品牌价值凸显的良性市场格局。
自1992年引种以来,石林人参果产业历经30余年耕耘,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16.9亿元。2024年,全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7.01万亩,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民增收。2025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至18.1万亩,石林正稳步迈向全球最大人参果产业中心。
“我们将继续履行好监督首责,持续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产业发展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让小小人参果真正成为实现幸福生活的‘金果果’。”石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吕文康 通讯员 沈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