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走基层|大雾天,高速公路驶来“智慧护航队”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民警手持扩音器,向准备驶入高速的司机提醒:“师傅,大雾天气,请注意保持安全车距,前方正在实行压速带道,跟着警车编队走更安全!”
正准备驶入高速的货车司机单庆国在出口处安全区域停车检查轮胎。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收到的短信:“出发前就收到了大雾预警,导航上也精准标注了雾区范围。这些年跑高速,明显感受科技越来越给力。”
跟随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交警六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程鹏飞,记者来到六支队情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辖区各条高速公路的路况信息实时呈现,车流密度、天气指数、监控画面、无人机巡航视角等数据,织就一张“智慧交通网”。指挥大厅内,民警正专注操作无人机调度平台,指挥辖区14支无人机战队开展雾区巡逻、喊话提醒勤务。
“无人机已实现重点路段全覆盖。”情报指挥中心民警介绍,“这些无人机既能监测雾区变化,又能精准播报安全提示。今年国庆假期,一名司机突发低血糖,我们调度附近无人机,10分钟就完成了‘隔空投糖’救助。”
相较于无人机的空中作业,路面上短信提醒和云哨系统的应用就更及时了。程鹏飞指着屏幕上的系统界面说道:“一旦发生事故,点对点短信提醒系统会精准地向事故点后方3公里范围内的车辆发送预警短信,同时通过云哨系统定向拨打危险品车辆跟车人员的电话,提醒其进行避让。”
而若要实现更大范围的路况提醒,情报指挥中心会实时将施工点位、事故路段、交通管制等信息同步至各导航软件,以便驾驶员提前规划路线。
保障高速畅通,不仅要及时传递信息,更需进行科学预判。程鹏飞介绍:“支队持续推进数据大模型开发与应用,通过数学建模进行交通流预测与智能管控。今年‘十一’假期,依托我们新研发的‘高速公路潮汐流量智慧治理模型’制定并实施预案,以往的易拥堵路段在高峰时段也保持了顺畅通行。”
大屏幕上,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画面显示:京港澳高速雾区核心路段,4辆警车呈梯形编队,以每小时40公里至60公里的速度引导后方车辆有序通过。空中的无人机全程跟飞,通过显示屏和高空喇叭循环提醒“开启双闪、保持车距”。针对此次大雾,高速交警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采取远端卡控、温馨提示、压速带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气象部门实时联动精准研判雾区变化,全力保障通行安全。
此外,高速交警还通过在隧道内加装智能监测设备,实现隧道内违法违规行为自动预警、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有效提升了隧道通行安全系数,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燕赵都市报记者 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