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故城县郑口镇前黄村 :土地“入托”,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07:51:40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故城县郑口镇前黄村 :土地“入托”,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故城县郑口镇前黄村

土地“入托”,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11月6日,故城县郑口镇前黄村外,麦苗青青,长势喜人。70岁的师家辉老人走到田埂上:“以前这个时候,我正弓着腰在地里忙活,现在成了‘甩手掌柜’,地里的活儿有合作社管着。”

师家辉是村里有名的种粮“老把式”,种了一辈子地。“年纪大了,播种、收割……哪样都费劲,孩子们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想雇人吧,成本高,不划算。”两年前,村里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师家辉把9亩多地“托”了出去。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完善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前黄村党支部书记师家峰掏出手机,读着收藏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不少段落还标了红线。他对记者说:“‘入托’是保留农户承包权,把经营权交给合作社,农民省心又增收,这是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的有益探索。”

目前,前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零散土地300余亩,实行“统一选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耕作、统一销售”的全流程服务,入社的村民已有70多户,其中老年人占了至少一半。

“以前各家各户小地块耕作,机械进不去,现在连片成方,机械化率100%,生产成本降低大约30%。”师家峰介绍,今年合作社的玉米赶在秋汛前收完了,没受损失。

师家辉的账本更直观:“土地入托后,保底每亩每年800元收益,9亩地一年就有7200元稳稳到账。我在小院里种了些芹菜、菠菜等蔬菜,绿色健康,吃不完就送街坊。遇上村里忙时,我还能去干些轻便的活儿,一天又能挣60块钱。”

合作社不仅让农户省心,也让村集体腰杆硬了。“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一半多来源于合作社。”师家峰说,以前村里办事没钱、说话无力,如今集体腰包鼓了,干事底气足了,街巷环境整洁,交通便利,休闲娱乐也有了场地。更让他高兴的是,村党支部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了,只要村里有议事、有活动,村民都主动参与,还会积极出谋划策。

前黄村的变化是故城农业生产“五位一体”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缩影,如今全县530多个村都推行了这种模式。据最新统计,该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10万至50万元的村占比超80%。去年6月以来,衡水在全市推广故城的做法。

这几天,又有10多户村民找到师家峰,主动要求入社。他盘算着,下一步要引进更多优质、高产品种,推广节水灌溉等。同时,村里还计划建设小型加工车间,搭建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批发市场对接渠道,打造自有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让村民不仅拿保底收益,还能分产业增值的红利。(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焦磊)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