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9日,东南亚多国友好人士考察团走进云南。在保山、昆明两地考察了云南咖旅融合、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发展情况。
文莱政策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纳迪娅是第一次来云南,也是第一次到访中国。“昆明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在参观过程中,特色文化与创新科技的融合令我印象深刻。”她感叹道,“优秀的在地文化,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最佳诠释。”
第一次来云南的还有印度尼西亚国民民主党数字和网络部主席里约•瓦阿斯。他说:“从小父亲就常说,我们的祖先来自云南,因此我对云南这片土地感到无比亲切。”
在云南考察期间,代表团走访了腾冲固东镇银杏村、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地。里约•瓦阿斯特别关注产业发展与人文环境的平衡,“云南成功地在产业发展与人文环境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这种平衡,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键。”
第三次造访云南的马来西亚丝路之友俱乐部副秘书长李肖纬,用“惬意”与“亲切”概括他对云南的印象。“香格里拉、腾冲温泉、大理啤酒、丽江玉龙雪山都令人难忘。”他笑着说,“特别是我此前在香格里拉求婚的经历,是我一生珍藏的回忆。”
云南的咖啡产业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里约•瓦阿斯赞叹道:“云南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咖啡产业体系,这种循环的发展模式令人钦佩,印尼也有很多农户种植咖啡,云南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纳迪娅也深有同感:“保山的咖啡产业从种植端到加工再到推广,并与世界分享,都展现出了卓越的产业水平。”
参访过程中,李肖纬对云南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领域最感兴趣。他认为马来西亚的金马仑高原与云南在气候及咖啡产业方面具有相似性,双方可相互借鉴,推动文旅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
谈及未来合作,纳迪娅建议文莱与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化合作:“我们要努力培养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文莱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欢迎中国朋友来体验。” 李肖纬也认为教育是未来马中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他建议,推动交换生计划,让马来西亚职业院校学生来云南学习咖啡产业、新能源等前沿课程。“希望马来西亚年轻人把握机会来云南学习或创业,成为促进两地友谊与经济合作的桥梁,尤其在语言、文化和科技领域深化交流,携手共同发展。”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话在印尼世代相传。云南的生活与我们有相似之处,人们的思维方式、决策方式也很相像,这已是一座天然桥梁。我希望更多印尼青年、企业家来云南寻找机遇。”里约•瓦阿斯说。
云南网记者 李玲


